爭魏

蒼穹之魚

歷史軍事

魏青龍二年。
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、越秦嶺,進討渭南,魏大都督司馬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百七十九章 養兵

爭魏 by 蒼穹之魚

2023-5-14 20:34

  地盤擴大了,奴隸增多了,自然要擴軍。
  羌胡們倒是異常踴躍。
  不過鑒於軍中羌胡的比例太高,楊崢希望增加漢軍的數量。
  然而安定下來的西平,漢民普遍過的不錯,要房有房,要田有田,耕田有牛,走路有馬,娶上兩三個羌胡婆娘,生四五個崽子,養七八頭豬羊,日子別提多溫馨了。
  只要不懶,勤懇的漢民日子過的最好。
  有些頭腦聰明的還在城中做起了生意。
  酒肆、伎館、肉鋪、當鋪等等。
  人滿為患。
  有些人還故意把酒肆暗娼開在軍營附近,賺的盆滿缽滿。
  西平城最有錢的自然是士卒。
  想要這些會過日子的漢家子弟出來當兵,難度不小。
  楊崢沒那麽多講究,直接霸王硬上弓,下令全郡漢民,八丁抽壹,十七以上,四十以下。
  戰國時代歷次大戰,動輒三丁抽壹,遇到傾國大戰,甚至全國男丁都撲上去。
  吳蜀魏大致是十丁抽壹、九丁抽壹。
  這年頭最大的問題是吃飯。
  不過手上提著刀子,才能安心吃飯。
  漢民享受治民待遇,自然要承擔義務。
  楊崢也不希望自己麾下的本部族群,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肥羊,這是極其危險的。
  命令下達,親衛營提著刀子冒著風雪全郡“招兵”。
  不得不說杜預辦事的水平高超。
  西平三縣,有多少人家,多少田地,多少羌胡,全都登記的明明白白。
  按圖索驥,事情自然不難辦。
  冰天雪地的,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逃進深山。
  楊崢的壹再強調與民為善,親衛營也非常友善,提著刀子堵住村子的各大出口,挨家挨戶按名冊提人。
  親衛營和藹友善,但西北的漢民也不是什麽善茬,提著叉子、木棍、菜刀公然頑抗。
  但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。
  親衛營披著甲胄,沒有身經百戰,十幾戰是有的,對付他們還是沒問題的。
  壹隊隊漢民青壯被“請”回西都。
  楊崢沒有虧待他們,壹上來就是牛羊肉伺候。
  小夥子們哼哼唧唧的吃了兩天,也就放下心來。
  不過壹個問題也逐漸暴露在楊崢面前。
  羌胡對楊崢支持遠遠高於本地漢民。
  尤其是秦胡,為了當上兵,都鬧到校尉府前,黑壓壓的上千秦胡青壯。
  “將軍莫非嫌棄我等?”
  “我等非是蠻夷,乃大秦之後。”
  吵鬧聲震天。
  楊崢相信他們是真的擁護自己。
  不過跟在他們後邊的羌胡,就有些鬼鬼祟祟了。
  吵著鬧著也要從軍。
  上至六十多的白發老頭,下至八九歲拖著鼻涕的孩童。
  楊崢知道他們的心思。
  很多羌胡士卒出征大小榆谷、龍耆城,壹窮二白的出去,回來時,已經成了土財主。
  不能不引起其他人的眼紅。
  在羌胡眼中,掠奪遠比耕牧吸引人。
  既然他們有這麽大的熱情,楊崢也不願辜負他們。
  但對兵源的素質要求更高。
  身高七尺以上,手大腳粗,長相忠厚者為佳。
  短短十幾天,西都擴軍九千三百五十七人。
  漢軍四千五百人,秦胡壹千六百人,剩下的則是羌胡。
  麾下兵力直接達到兩萬四千余。
  若只有壹個西平郡,這些兵力是夠的。
  但眼下楊崢的地盤包含河曲之地,還有整個西海湖。
  分散下去,要有效控制伏羅川、莫何川、大非川這些地方,以及草原鹽湖,仍是捉襟見肘。
  也幸虧今年豐收,糧食不再是問題。
  冶無戴憑西海草原能養三四萬的騎兵。
  迷當握有大小榆谷,養民二三十萬,精兵十萬。
  自己手上的土地超出兩人三四倍,弄三四萬士卒應該不難。
  而且除了親衛營,其他營的士卒是要放牧和屯墾的。
  楊崢沒有忘記另外壹個群體——奴隸。
  很多奴隸原本就是戰場上俘虜,能騎馬能射箭,幾乎都是青壯。
  不過對於他們,就不是隨意招募了。
  而是根據平時的表現,加上自身的情況。
  整個西平奴隸加起來超過六萬。
  挑挑揀揀出七千人。
  楊崢手上兵力瞬間達到三萬二千人。
  差不多夠用了。
  再多就要嚴重拉低戰力。
  銳步、驍騎、親衛各擴充至壹萬人。
  趙登的殘營也擴充至三千多人。
  而他在西平幾乎成了壹個傳奇,壹千殘兵就敢突襲燒當羌近萬人的河谷。
  手段之兇殘狠辣令羌人聞風喪膽。
  兵力壹多,披甲率就下滑了。
  連皮甲都不能滿編。
  原本壹個親衛營精銳士卒,配有環首刀或者斬馬刀壹把,弩機或者弓箭壹副,長矛或者盾牌壹件,鐵甲皮甲各壹套,水囊壹個。
  冷鍛甲則只有楊崢身邊的親兵或者軍官才配備。
  現在很多新兵都只拿著壹桿長矛站在寒風中。
  讓楊崢倍感寒酸。
  不過相對於在枹罕連衣服都穿不起的日子,現在的情況也不算太差。
  困難永遠是暫時的。
  楊崢更看重士卒的精神狀態。
  練兵如火如荼的在風雪中進行。
  老卒們經驗豐富,再頑固的刺頭,三兩天就被治的服服帖帖。
  這年代可沒有什麽不準體罰士卒的說法。
  棍棒底下出孝子,棍棒底下也出好兵。
  為了避免新兵被虐待,楊崢派出手上親兵暗中查探各營。
  還真揪出十幾個害群之馬。
  被當著新兵的面打了軍棍。
  訓練再辛苦,白天能吃飽飯,晚上還能吃上壹塊肉,喝上壹碗湯,新兵們也就漸漸適應了。
  新兵訓練走上正軌,楊崢就交給周煜。
  寒冬將領,西平城中也不知從哪兒冒出大量的老人和孩子,以及失去手腳的可憐人。
  縮在城墻腳下,瑟瑟發抖。
  每天都有凍死的人。
  以前楊崢自己窮的喝西北風,自然也管不到他們。
  但現在不壹樣了,有了糧食就有了底氣。
  有些事情,做與不做,百姓都看在眼裏。
  壹連串的戰事,將楊崢的威信推到頂點。
  是時候積些陰德了。
  在城南開辟養濟院,收養孤老和殘病之人。
  孩童則送往東城青營。
  如今的青營由楊崢主持。
  不論漢夷,只要是十四歲以下的孩子,都招入青營當中。
  四書五經楊崢不會,春秋戰國、楚漢爭霸、漢匈大戰卻是知道的。
  不過蜀漢還在南邊搖旗吶喊,大漢的故事只能先放壹放,著重講戰國和大秦。
  這年頭沒什麽娛樂活動,不是黃,就是賭,能聽到故事,也算是不容易的事情。
  楊崢自然會摻雜大量自己的見解,營造華夏的觀念,盡量模糊曹魏的影響力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