爭魏

蒼穹之魚

歷史軍事

魏青龍二年。
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、越秦嶺,進討渭南,魏大都督司馬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二百五十八章 教誨

爭魏 by 蒼穹之魚

2023-5-14 20:34

  “以賈充試探郭淮並不是壹著好棋。”
  壹陣微風吹入,昏黃的燈光下,司馬懿的臉色跟著燈火壹起搖曳起來,“郭淮必能解其中深意。”
  司馬師跪坐的端端正正。
  “不過,讓叔達出鎮長安倒是壹著妙手,還有新任涼州刺史,與鄧士載、叔達聯手,壓制西平絕無問題。”司馬懿又咳嗽起來,司馬師趕忙拍撫,才漸漸穩定住,只不過擡起頭時,臉上已經沒有絲毫血色,“唯壹不妥之處在於,涼州刺史能力是夠了,年紀有些不夠,只怕不能降服涼州諸豪右。”
  “有能力就夠了,不是還有鄧艾嗎?至於賈充,既是試探郭淮,也是試探賈充本人。”司馬師笑道。
  司馬懿看了他壹眼,緩緩點頭,“我對鄧艾壹直寄以厚望,經歷此敗,但願能稍抑其剛戾之性。西北終究是癬疥之疾,郭淮向來穩重,不會鋌而走險,肘腋之患還是在朝廷。”
  “莫非是夏侯玄?”
  “非也。”司馬懿指了指頭頂,“上。”
  司馬師若有所思。
  上面不僅有魏帝,還有壹位郭太後。
  高平陵之變,可以說是郭太後與司馬懿合圍曹爽。
  郭太後背後也是壹股勢力。
  而天下間最虛弱的士族,反而成了曹氏與夏侯氏。
  司馬懿幽幽道:“當年魏武的天下,內有心腹,外有爪牙,猶戰戰兢兢恭奉漢室,今朝廷權柄雖掌於我父子之手,兵權卻散落四方,妳素來性情沈毅,行事果決,乃是命世之才,但萬事不可操之過急,以靜制動方是良策,不動則勝,動則多誤。”
  其言甚是真切。
  也像是司馬懿最後的教誨。
  但司馬師卻兩眼遊動,腦海中始終在想那個“上”字。
  聽見了,又或許故意沒聽見。
  司馬懿見他神色,眼神也黯淡下來。
  “父、父親?”司馬師有些驚慌。
  但司馬懿卻只是睡著了。
  其後數日,司馬懿病情時而加重,時而減緩。
  宮中數十名禦醫就住在司馬府中。
  每壹次病重,都吸引洛陽不少人的註意。
  畢竟誰也不知道司馬太傅是不是真的病重了。
  西都,春耕剛剛結束。
  楊崢便與魯芝規劃起府兵制。
  偌大的沙盤上,西平的山川河流纖毫畢現。
  從西海到西平、河曲、金城、積石山,每壹處河流,每壹座山谷都清晰的呈現在眼前。
  這是斥候壹年多的成果,每個地方都有他們的足跡。
  “昔日光武帝征隴右隗囂,伏波將軍聚米為山谷,指畫形勢,興雲此物比伏波將軍更為精妙,此物在手,天下江山盡收眼底!”魯芝驚嘆道。
  “涼州、雍涼之地形也在制作當中。”楊崢還是頗為得意的。
  有了這東西,就再也不怕迷路了。
  這時代的很多戰爭,掌握地形,基本就掌握了壹半的勝算。
  漢擊匈奴,李廣動不動就迷路,而霍去病,八百騎兵就直入匈奴王庭……
  曹爽伐蜀,也是敗在地形之上。
  “我意置十六折沖府,金城五府,西平四府,河曲四府,西海三府!每府置折沖都尉壹人,左右副尉各壹人,牙將、長史、兵曹、宣義令各壹人,十人為什、三十人為隊,百人為屯,五百人為曲,三曲壹千五百人為壹府!”
  楊崢將小旗壹壹插在榆中、金城、令居、浩門、河關等地。
  時間不等人,也沒有試錯的時間。
  分土地與士卒,士卒才有守護土地的動力與積極性。
  眼下西平只能立足於守。
  魯芝原本不贊成這麽快實行府兵制,但聽到陳泰即將調離涼州之後,也認識到時間的緊迫。
  楊崢是金城太守,魯芝是西平太守,理論上都隸屬於涼州刺史部。
  “此事交給我去辦吧。”魯芝壹口應承下來。
  楊崢天馬行空的構想,想要落地,就必須有壹個能鎮住方方面面場子的人。
  魯芝算壹個,另外壹個則是杜預。
  “如此就有勞伯父了。”楊崢拱手。
  魯芝輕輕頷首,“興雲,西平之事不可操之過急,必須依附於大魏朝廷之下,不反、不攻、不降!”
  楊崢知道他是怕自己急火攻心,步子邁的太大,扯到蛋了。
  “不反,是不絕於中土,不攻,是積蓄實力,以待天下之變,不降,則是不可降於蜀,亦不可降於司馬氏。”魯芝又解釋道。
  西平擴張太快。
  軍中已經有些勸進的聲音。
  還是跟隨的自己老兄弟。
  從龍之心,人皆有之。
  楊崢向前走壹步,他們也會向前走壹步。
  畢竟楊崢到現在還是小小的金城太守,魏國各種中郎將、侍中尚書多如牛毛,拿出去就比別人矮壹頭。
  “侄兒謹記伯父教誨!”
  不反、不攻、不降!就這麽耗著。
  時間是站在楊崢這壹邊的。
  除非司馬懿能長生不老,不然朝廷的各種矛盾遲早會爆發。
  楊崢記得歷史上司馬師、司馬昭兄弟秉政之後,內外各種叛亂,連魏帝都喋血街頭……
  總會有那麽壹次機會屬於自己吧?
  魯芝的眼神溫和下來,“楊攸有子如此,死而無憾了。”
  兩人繼續商議府兵制的各種細節,幾乎廢寢忘食。
  越是深入講解,魯芝便越是驚嘆府兵制之巧妙。
  幾乎是為現在西平量身定做的。
  天黑之事,猶秉燭而談。
  只不過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兩人的談話。
  斥候的聲音由遠及近,“報將軍,新任涼州刺史、假節護羌胡中郎將、前將軍胡奮赴任武威!以衛瓘為司馬。”
  “胡奮?沒想到會是他。”魯芝低聲道,“不錯,也只有是他才能借安定胡氏的力量定武威。”
  “不,胡奮固然有兵略,但衛瓘此人也不好對付。”楊崢還是知道些這時代的歷史。
  鄧艾、鐘會、姜維,其實都可以算是死在衛瓘手上。
  其智謀頗似當年的西涼毒士賈詡。
  司馬家能得蜀中,幸有衛瓘也。
  而胡奮早年以白身侍奉司馬懿攻打公孫淵,說是司馬懿的嫡傳弟子也不為過。
  兩人壹文壹武,西平的壓力就來了。
  胡奮跟自己有些交情,但在這滾滾大勢面前,這點交情算得了什麽?
  不過楊崢不得不佩服司馬父子三人,在用人的眼光上,有其獨到之處。
  “衛瓘?”魯芝輕念這個名字,“河東衛氏!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