爭魏

蒼穹之魚

歷史軍事

魏青龍二年。
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、越秦嶺,進討渭南,魏大都督司馬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百三十四章 罵人

爭魏 by 蒼穹之魚

2023-5-14 20:34

  諸葛誕戰敗的消息傳到姑臧,已是三月中旬。
  “誕、欽內不相諧,其敗亡必矣,司馬昭討平淮南,大破吳軍,聲望如日中天,大魏社稷已如風中之絮,將落司馬家也。”衛瓘嘆了壹聲。
  “那麽下壹步,就是我涼州了。”楊崢早有心理準備。
  諸葛誕若是不殺文欽,還是有那麽壹絲絲機會。
  只可惜老天爺似乎也在幫司馬家。
  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天命嗎?
  “涼州不同於淮南,淮南三面為中原圍堵,諸葛誕工於算計,卻不擅將兵,固步自封於孤城之中,豈能不敗亡?而我涼州遠離中原,鐵騎冠絕於天下,以屬下之見,雖無東出之力,卻有自守之余。”杜預倒是相當樂觀。
  不過他說的也是事實。
  如今的涼州橫跨三千裏,戰略縱深極大。
  加上旁邊有蜀軍虎視眈眈,雖然不跟自己壹條心,但絕不會跟司馬昭壹條心。
  楊崢以前是光腳的,所以沒有任何心理負擔,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而已,沒什麽大不了。
  從淮南之戰就可以看出,大部分失敗都是由內因主導的。
  諸葛誕如能跟吳軍壹條心,司馬昭不會贏的這麽容易。
  當年壹叛的王淩、二叛的毌丘儉其實都有機會。
  “從今日起,親軍三營訓練加倍,府兵的訓練也要跟上,我再設立整訓司,以趙登任司丞,領殘疾老卒訓練府兵、奴隸、各城青壯。另外,我們的騎兵不僅要在河南地狩獵,還要深入京兆,潼關、武關、臨晉能攻則攻,再傳令雲中劉珩部,河北不去了,給我拿下雁門!”
  楊崢甩出壹連串的命令,盡量讓涼州全民皆兵。
  有騎兵,就要發揮騎兵的長處,四處襲擾,讓關中無法發展。
  拿下雁門,到時候就能給洛陽壹擊黑虎掏心。
  妳打我涼州,我打妳太原洛陽,看誰動作快。
  “唯!”孟觀也拿出壹個小本,慌慌張張的記錄著。
  “今年春耕在即,除了隴右,還有河套等地,當大開屯田。”衛瓘提醒道。
  “這是自然,升楊囂為典農中郎將,楊濟為屯田校尉。”
  兩人的政績常年排在壹二,該升就得升。
  鑒於河套的形勢,單純的文吏肯定不能治理當地,只有軍政壹把抓。
  就像屯田奴隸壹樣,不僅要種田,還要會砍人。
  “由行臺下達開墾令,待歸、治民皆可開墾荒地,奴隸在完成屯田任務後,也可自行開墾荒地,由屯田司提供耕牛、曲轅犁,開墾的田地,前兩年免賦,第三年減半,第四年恢復正常稅賦。”楊崢繼續下令道。
  涼州地廣人稀,適合大規模耕種的田地收歸屯田司,但仍有很多不適合大面積耕種分散田地。
  荒著也是荒著,不如利用起來。
  高築墻,廣積糧,積極備戰。
  說穿了,還是楊崢家底薄弱,還要看蜀國臉色,在中原與蜀國之間小心翼翼,不然這次就可以拿下長安,進攻潼關、武關……
  但只要抵擋住了司馬昭第壹波攻勢,後面就好說了。
  如杜預所言,涼州不是淮南。
  漢魏以來,淮南基本被魏國弄成了無人區。
  諸葛誕實際控制的區域也就壽春附近,司馬昭泰山壓頂,圍住壽春,諸葛誕就沒有戰略縱深了,也沒有提供糧食援兵的大後方,所以只能等死。
  但涼州不壹樣,地域廣闊。
  丟了蕭關有隴山,丟了隴山有黃河,丟了黃河有祁連山、有草原、有西海……
  如果楊崢手上全是漢民,或許壹戰不利,就會分崩離析,但如今的涼州,有大量漢化的羌人、胡人、匈奴人!
  士家豪強若是靠不住,就靠羌人、胡人。
  這算是二元帝國的優勢所在。
  “司馬昭滅諸葛誕,我涼州不可不聲討之!”司馬昭現在不是聲望正隆、如日中天嗎?楊崢偏偏要給他抹黑,提醒天下人他司馬家幹的好事。
  反正有事沒事,罵兩聲就對了。
  壹來,氣壹氣司馬昭這廝,二來,吼兩嗓子,給天下人提個醒。
  以後就這個模式,但凡司馬昭幹點什麽,大罵壹通也就對了。
  衛瓘撚須而笑,“此事交給屬下,眼下將軍已經收復隴右,大半個關中都在兵鋒之下,鎮西將軍之位略有不妥。”
  “哦?以伯玉之見,本將當出任何職啊?”
  “不妨自領撫軍大將軍,武威郡公!”衛瓘拱手道。
  之前楊崢自己給自己升了個鎮西將軍,司馬昭沒委任新的鎮西將軍,差不多就是默認了。
  現在來個撫軍大將軍,似乎也說的過去。
  畢竟有這麽大地盤了,從西域到隴右,從河湟到河套。
  疆域早已超過了歷史上的吐谷渾和西夏。
  楊崢的確有些心動。
  不過杜預搖頭道:“撫軍大將軍乃當年司馬師之位,將軍領之頗為不祥,司馬望棄城失地,致使扶風淪喪蜀人之手,征西將軍德不配位,當由將軍任之!天下人亦不會非議。”
  高築墻廣積糧的下壹句是緩稱王。
  做人還是低調點,壹步壹個腳印,水到渠成,火候夠了,這些東西自然也就有了。
  “就依元凱所言。”楊崢也不在乎這些虛的。
  擋住司馬昭,該有的總會有的。
  很快,又壹份檄文出自衛瓘之手:“歷觀載籍,無道之臣,貪殘酷烈,無過於司馬氏,父子三人朋比為奸,卑侮王室,敗法亂紀;坐領中臺,專制朝政;爵賞由心,刑戮在口;背信棄義,夷人三族。征東大將軍諸葛誕者,本國家之忠臣,梟賊司馬昭欲窺竊神器,懷虎狼貪暴之心東下,摧撓大魏之棟梁,嗚呼哀哉,天下蒙蔽,爪牙肆虐,諸葛公休雖敗,然義烈挺然,寧死不屈,幽幽青史,流芳百世,司馬梟賊雖勝,遺臭萬年,天下諸公舍名節而逐腐臭,徒為後人笑也!”
  罵人是個技術活。
  衛瓘簡直是其中翹楚。
  楊崢讀起來朗朗上口,也算是出了壹口惡氣。
  文武並濟,有如此文章,當然要有武事濟之。
  楊崢組織起壹支萬人騎兵,分成五隊,每隊兩千,人皆三馬,浩浩蕩蕩向關中掃去。
  司馬孚不是堅壁清野嗎?那就永遠縮在長安城裏面,別出來。
  關中的屯田壹粒糧食也別想種。
  關中的百姓,全部“解救”到涼州,把京兆變成無人區,看妳司馬孚能撐多久。
  算上並州的劉珩,楊崢差不多是四管齊下。
  若能打破臨晉、潼關、武關、雁門隨便壹座,對中原的威脅都是巨大的。
  打不破也沒關系,下次再來。
  這種低烈度的襲擾戰、狩獵戰,涼州負擔的起!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