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魏

苍穹之鱼

历史军事

魏青龙二年。
蜀丞相诸葛亮十万大军出斜谷、越秦岭,进讨渭南,魏大都督司马懿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七百八十一章 放弃

争魏 by 苍穹之鱼

2023-5-14 20:35

  司马攸真的病倒了,卧床不起。
  贾充轻叹一声,“陛下也是身不由己,秦军聚三十万之众,天下震动。”
  “昔日章邯四十万大军,项羽破釜沉舟,八千子弟一战而灭秦!今邺城亦有三四十万之众,城高池深,幽冀青兖豫皆可为援,只需坚守半年,以秦贼国力,必然不支,何必行此破家之策?”司马攸当年曾跟随司马懿讨伐王凌,十万大军顺颍水而下。
  兵锋所向,所向无敌。
  王凌被吓的不敢抵抗,自缚投降。
  这才二十年不到,司马家就已经衰落至此……
  其实若论东西国力,晋国还在秦国之上。
  只是国力不等于战力。
  战场上立不住脚,再大的国力也没用。
  “嗜欲深者天机浅,以吾观之,迟则三年,快则两年,陛下身体必然不支,届时方是殿下龙起之时。”贾充也是受益者,不太好评价司马炎。
  “韬光养晦……”司马攸喃喃自语,忽而一脸的颓色,“只怕皇兄不会给孤这个机会了。”
  父亲司马昭都死的不明不白,更何况他这个兄弟?
  司马攸太了解司马炎了,甚至比贾充还要了解。
  贾充一愣,忽然意识到自己错误。
  司马炎身体或许撑不了几年,但在他倒下之前,一定不会留下后患。
  想补救已经来不及了。
  司马炎既然对司马骏出手,当然不会放过司马攸。
  今日朝堂之上简直是图穷匕见。
  贾充脸上冷汗直流,看向司马攸的眼神也在变幻,“当断不断反受其乱,为今之计,唯有先下手为强!”
  他一向果决,当街弑君,开了历史的先河。
  弑君这种事,也不在乎多来一次!
  要怪就怪司马懿,只要权力到手,无所不用其极,名声、信用、德行、规则全都可以抛弃,可以破坏。
  既然司马懿可以,司马师可以,司马炎可以,为何司马攸不可以?
  邺城之中,有不少忠于司马攸的势力。
  包括禁军。
  当年司马炎欲打压司马攸的势力,裁撤禁军。
  五六千精锐不惜抗命也要留在司马攸麾下,司马炎怕事情闹大,最终妥协。
  军中、朝中、地方都有司马攸的势力。
  司马炎河东大败,威信尽失,成功的几率很大。
  “吾宁死也不作此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事!”司马攸从病榻上一跃而起,急促的呼吸着,脸上翻滚着阵阵潮红。
  贾充一愣,没想到司马伦反应这么大,“殿下……”
  “休要多言!”司马伦一脸坚决。
  贾充忽然有种想大笑的冲动,忠义仁孝从司马家的人嘴中说出,何其荒谬?何其讽刺?
  “齐王殿下,陛下派太医前来!”外间有下人禀报道。
  “事急矣,殿下不可意气用事!”贾充急的嘴上都冒泡的,司马攸是司马家的最后希望,也是他的最后希望。
  “孤没有意气用事,吾家声名……如此,再行此事,只怕能挡住秦贼,也挡不住天下人心。”
  贾充喟然一叹,悄然离去。
  太医们提着药箱随后入内。
  司马攸撑着病体走到阁楼前,望着窗外明媚的夏日,自言自语道:“四月维夏,六月徂暑,秋日凄凄,百卉具腓……”
  晋咸宁二年六月,齐王司马攸忧郁成疾,病情加重,不治而亡。
  中原、江东各种消息传到大兴。
  与各种消息一同到来的还有荀家的使者。
  “司马氏得国不正,陛下方是天下正主,我颍川士族必然响应,只是……”
  “只是什么?”杨峥好奇道。
  眼看秦军就要东出,各种牛鬼蛇神都涌了出来。
  士族当然不想为司马家陪葬。
  荀氏不是第一个,也不是最后一个。
  指望士族会坚贞不屈,简直是个笑话。
  “请陛下勿伤中原百姓。”
  “只有这些?”杨峥反而有些惊讶,别的士族不是要地盘就是要权力,荀氏倒有几分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。
  不过现在荀家的两人,荀顗、荀勖都不是什么直臣。
  “荀令君有曾孙女,年方十六,花容月貌,陛下若不弃,愿服侍陛下。”
  还是荀氏聪明。
  这两边若是政治联姻,还愁荀氏以后的仕途?
  然而今日的杨峥不是昔日司马家,今日的荀氏也不是昔日荀彧荀攸时期的荀氏。
  从它们身上,杨峥只能嗅到阵阵腐臭。
  一具早已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,在他们眼中,只有对权力的无尽渴望,丝毫没有认识到,大秦的崛起已经改变了这个时代。
  门阀政治,士族联姻在这个新生的帝国中已经走不通了。
  杨峥若是愿意与士族妥协,何必等待今日?何必如此辛苦?
  “朕劝你们想清楚,大秦不是曹魏,亦不是晋国,荀氏若是愿意归附大秦,朕欢迎之至,但若是还想如以前一样,朕劝你们还是不要白费心机了。”
  大秦的根基不是士族豪强,这是杨峥拒绝他们的底气。
  荀氏想通过联姻在大秦占据一席之地,纯粹是想多了。
  “陛下……可知晋主允许豪族自信招募士卒?”
  “朕当然知道。”
  “陛下可知中原士族联合起来,有三十万之众?”使者还不放弃。
  此人五十上下,谈吐仪表都非常人可比,想来应该是荀家的俊才。
  不过杨峥没有兴趣询问他的姓名。
  只需知道他代表的是颍川士族即可。
  “这么多?”杨峥笑道,“联合起来更好,朕毕其功于一役!”
  使者脸色苍白,“难道陛下要对天下士族赶尽杀绝?”
  杨峥淡淡道:“当然不是,朕给你们三条路,其一,迁入关中,可以科举入仕,也可为大秦征战,其二,迁入南中、居延、西域等地,镇守一方,你们可以占地,也可以圈人,只需大兴教化即可,如果这两条路都不愿选,朕还有第三条路,推恩令,大家化小家,一样可以科举入仕。”
  使者深思许久。
  其实无论走那一条,士族都不会像以前那么快活逍遥了。
  “没关系,你可以回去商议。”杨峥也不介意,从御座上起身,目射雄光,“传令,起兵,随朕平定中原!”
  谈判从来都是根据形势而来。
  打成什么样就能谈成什么样。
  “陛下有令,起兵!”
  “陛下有令,起兵!”
  ……
  一道道嘹亮的声音从太极殿向外传递着。
  整个大兴城仿佛陷入肃穆之中。
  数百匹战马飞奔向城外大营。
  “陛下有令,起兵!”
  战鼓轰然而起,旌旗招展,无数把刀矛刺向苍穹,然后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呼喊,“起兵!”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