爭魏

蒼穹之魚

歷史軍事

魏青龍二年。
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、越秦嶺,進討渭南,魏大都督司馬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二百壹十四章 向北

爭魏 by 蒼穹之魚

2023-5-14 20:34

  諸葛誕的從兄正是鼎鼎大名的諸葛武侯,以及吳大將軍諸葛瑾。
  早年諸葛誕也是浮華黨人,與夏侯玄、鄧飏交好。
  大將軍曹爽輔政專權,諸葛誕復職,並出任揚州刺史,加號昭武將軍。
  高平陵之變雷厲風行,前後五天,曹爽便人頭落地。
  以至於歸心曹爽之人來不及做出反應,洛陽的大權就落入司馬懿手中。
  其權術心機與他用兵壹樣。
  當年也是如此快刀斬亂麻,八天行軍千裏,在諸葛武侯的眼皮下滅了孟達。
  當然,諸葛誕未必會站在大將軍曹爽壹面。
  跟所有的世家壹樣,諸葛誕也要為家族考慮,所以他必須站在勝利者的壹面。
  王淩起兵就名不正言不順,擁立楚王曹彪之舉大失人心,令狐愚的突然病亡,也讓王淩成了孤軍。
  而司馬懿固辭丞相之位,不知比王淩高明了多少倍。
  雖然兩軍對峙於項城,但形勢幾乎是壹面倒。
 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,諸葛誕宦海沈浮三十余載,自然知道誰是勝利者。
  王淩雖有兵略,但跟司馬懿比起來,差得太遠。
  王淩是將才,司馬懿則是這時代絕頂的人物。
 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。
  諸葛武侯逝去之後,天下幾乎籠罩在他的陰影之下。
  高平陵之變,曹爽只要撤回許昌,聯合豫州毌丘儉、淮南王淩、廬江文欽,天下之事尚未可知。
  但曹爽連跟司馬懿對壘的勇氣都沒有。
  王淩寧願扶立楚王曹彪,都不敢高舉討伐司馬懿的旗號,不也是心生懼意?
  諸葛誕站在大船之上,將王淩的信扔進淮水中,舉起洛陽天子的詔令,對著面前的將佐朗聲道:“朝廷受我為鎮東將軍,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,冊封山陽亭侯,討伐叛臣王淩!”
  “唯!”船上的將佐異口同聲。
  “唯!”淮水兩岸,兩萬魏軍也跟著喊了起來。
  西平。
  楊崢令人把王金虎的人頭用鹽腌制,放入木匣中,連同金城太守的金印壹同快馬送入長安。
  令狐盛雖然還活著,但整個人變得更加陰郁。
  整日陪同在楊崢身邊。
  其實任何人站在他的立場上都很難,壹邊是舅父,壹邊是生死與共的袍澤。
  以王金虎的性格,自然也不會聽他的勸。
  “既然關東大亂將起,屬下願去兗州,為將軍招募賢良。”正在楊崢思考怎麽安置令狐盛的時候,他主動提出回兗州。
  西平的短板,明眼人壹望便知。
  不缺武將,缺文吏。
  很多地方都處在粗疏的狀態。
  而楊崢治理地方也很簡單,不從軍令者斬。
  這固然能威懾壹時,但治政絕不是這麽簡單。
  尤其是在西平,諸族混雜,很容易就出現問題。
  各種糾紛,各種官司,商稅定多少,賦稅怎麽收,只用刀子是解決不了的。
  即便在楊崢的高壓之下,西平還是有人響應王金虎。
  楊崢曾大力推廣庠序,每縣都設有公塾,但遠水解不了近渴。
  而且水平也比不上中原儒生。
  “子謙壹路當心。”楊崢立刻就同意了。
  見楊崢答應的這麽利索,令狐盛壹怔,“多謝將軍。”
  “妳歇息壹日,我令人給妳備馬和盤纏,公孫甫也在關東,手上有錢糧,妳拿著我的令牌,有什麽需要可以去找他,洛陽馮氏客舍有我們的人。”楊崢頗為貼心。
  令狐愚盤踞兗州多年,手下不乏壹些人才,若能召來壹二,也算是幫了西平壹個大忙。
  令狐盛什麽話都沒說,跪在楊崢面前,磕了壹個響頭,起身後,大步離去。
  “將軍就這麽放他走?”龔飛稚低聲道。
  “這廝走了壹定不會回來。”劉珩也開口道。
  他二人都是後來跟隨楊崢,與令狐盛不熟,也不清楚令狐盛的性格。
  楊崢也覺得有些不靠譜,但留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也沒用。
  此番若能回返,證明令狐盛可以重用。
  若是不回,就隨他去吧。
  不是壹條心,也終究走不到壹塊兒去。
  嘉平元年八月,秋收在即。
  長安派來使者,司馬昭收到王金虎的人頭後大為稱贊,特意來信表彰了楊崢的忠勇,請示洛陽之後,升楊崢為護羌中郎將,冊封關中侯。
  關中侯只是虛銜,沒有食邑就沒有多大意義。
  護羌中郎將也沒有什麽實際意義。
  不過金銀錢帛、玉器銅具、絲綢衣物,裝了滿滿七車。
  剩下五車則是各種樂器。
  絲竹管弦,蘆笙笳角,琳瑯滿目。
  還附贈了壹百多名樂工和美女。
  楊崢還找到了兩大箱五石散……
  而這些樂工美女中,也不知摻雜了多少細作間諜。
  五石散更是要命的東西。
  司馬昭的心思也太直接了。
  大概覺得出身寒微,沒享受過富貴,沒見過世面,特意用這些東西來要楊崢的命。
  肉體上難以擊敗敵人,就從精神上腐蝕。
  曹爽不就是在享受了這些東西之後,失去了跟司馬懿叫板的勇氣?
  當然,也可能是自己想多了。
  但司馬昭為何會這麽好心?
  楊崢很清楚這個時代的殘忍血腥。
  作為壹個正人君子,怎麽可以沈迷於聲樂當中?怎麽可以吞五石散?
  不過轉念壹想,為了西平的人口,為了楊家開枝散葉,美人還是可以稍微收點。
  再說司馬昭送的,什麽都不碰,不是更容易讓別人警覺?
  挑了幾個合心意的美女,剩下的全都交給夏侯才女折騰,楊崢壹門心思撲到屯田之上。
  與去年相比,今年的屯田區又增加了不少。
  沈甸甸的麥浪壹層接著壹層,在初秋的風中起伏。
  農為國之本。
  即便到了後世也是如此。
  其他的東西都是架構在農事之上。
  西平安定了這兩年,人口也在回升當中。
  沒有戰爭,南面的羌部主動歸附,祁連山以北的部族也時常遷徙南下。
  與本地牧民產生不少矛盾。
  楊崢心中壹動,來而不往非禮也,既然北面的部族可以南下,那麽西平的部族為何不可以北上呢?
  這年頭妳不動別人,別人遲早會動妳。
  南面的擴張基本到了極限。
  剩下的全是高原之地。
  異常荒涼,沒有投入的必要,更沒有精力去發展。
  而北面河西走廊,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。
  萬壹將來跟司馬家拔刀相向,郭淮鄧艾從東殺來,陳泰從北捅刀子,自己能扛得住嗎?
  西平西海本身就被涼州半包圍。
  當然,陳泰是謙謙君子,只要自己不反叛,應該是不會動自己的。
  但問題是陳泰能壹輩子坐在涼州刺史的位置上嗎?
  楊崢總要為自己的生存擴展空間。
  現在司馬家正忙著對付王淩,失去這個機會,以後就是坐以待斃了。
  楊崢召來三號嶽父彭護,盧水胡成分復雜,在武威張掖西平都有部落。
  跟聰明人說話,不需要多費神,三言兩語,彭護就知道楊崢的意思。
  “此事容易,我部跟屠各、鮮卑都有些淵源,在武威、張掖找個落腳地不難。”
  沒有家世,楊崢的三個嶽父還算給力。
  “此事就有勞妳了。”
  “屬下自當盡心竭力。”彭護拍著胸脯道。
  盧水諸部,沮渠偏向匈奴,彭部則偏向中原,其他幾部都在搖擺之間。
  有了彭護還不夠,深山野林裏放羊牧馬動不了涼州的根基,只能為外援。
  還要有內應滲透到河西諸郡的方方面面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