爭魏

蒼穹之魚

歷史軍事

魏青龍二年。
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、越秦嶺,進討渭南,魏大都督司馬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百八十二章 日非

爭魏 by 蒼穹之魚

2023-5-14 20:35

  蜀主劉禪將錄尚書事壹分為三後,越發不能壓制黃皓。
  蜀國如今的格局,在內,黃皓壹家獨大,依附者甚眾,在外,扶持閻宇取代姜維。
  閻宇無尺寸之功,平步青雲,被封為壹個右大將軍。
  右大將軍不是右將軍,而是奔著姜維的大將軍去的,意在分姜維之權。
  朝野上下議論紛紛。
  黃皓要分姜維的兵權,荊州系與姜維在漢中角力,同時荊州系與黃皓在朝堂上爭鬥,益州士人冷眼旁觀。
  蜀國朝堂烏煙瘴氣。
  “昔年伯約北伐,陛下鼎力支持,此次黃皓扶持閻宇明顯是針對伯約,陛下居然無動於衷!”董厥壹陣長籲短嘆。
  他雖不建議姜維北伐,但這只是政見不合,姜維出兵,董厥還是在後鼎力支持。
  “龔襲難道還不明白,要分我兵權的不是黃皓,而是陛下。”姜維淡淡道。
  兩人多年好友,沒有外人在場,也就沒那麽多顧忌。
  這個道理董厥何嘗不知?
  蜀主先將錄尚書事壹分為三,再分大將軍之權,其中固然有黃皓的挑撥,但沒有蜀主沒點頭,閻宇又豈能被提拔?
  兩人都沈默起來。
  良久之後,董厥長嘆壹聲,“陛下不想再打了。”
  蜀主今年也五十有三,人最有進取心的也就二十、三十幾歲,過了這個年紀,心氣就會漸漸下降。
  姜維屢次北伐,都是付出的多,收獲甚少,即便當年李簡以狄道投降,姜維也守不住,放棄了。
  段谷壹敗,成都精銳淪喪大半。
  雖然後來攻至長安城下,拿下扶風郡,但還是守不住。
  或者說,蜀國各種勢力已經沒有進取之心。
  只有姜維壹人還在堅持。
  這種形勢下,蜀主劉禪怎麽取舍,就壹目了然了。
  他已經認命了。
  近些年國內形勢也不是太好,荊州士人日漸雕零,自費祎遇刺後,荊州系已經沒有能挑大梁的人物,而益州本土士人逐漸崛起,他們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,不願跟著皇帝北伐,也沒有北伐的動力。
  當年劉備入蜀,手下諸葛亮、法正為謀主,關羽、張飛、趙雲、馬超、黃忠、魏延等猛將為爪牙,壹個關羽三萬人馬,就能威震華夏,打的曹操欲遷都避禍。
  現在只剩壹個姜維苦苦支撐。
  廖化、張翼等宿將早已老邁。
  而且張翼作為益州本土勢力,最早反對姜維北伐。
  蜀國在意識形態上的裂縫越來越大,也就不奇怪蜀主會啟用黃皓,打壓姜維與荊州士人。
  “某明日就去力勸陛下斬黃皓以謝天下!”姜維沈聲道。
  “伯約啊,形勢如此,即便殺了黃皓又能如何?”董厥聲音低沈。
  “殺黃皓,重新振作,吾已在漢中布下羅網,無論楊崢還是鐘會,入則必為吾所擒!”姜維以漢中為誘餌,也是迫不得已。
  舉國不願北伐,那就引敵人來襲。
  蜀國太需要壹場如當年駱谷之戰的大勝。
  “此戰若勝,則大漢尚有機會!”姜維目光炯炯。
  董厥呆了呆,足足五六個呼吸之後,才深深向姜維拱手壹禮。
  翌日,姜維覲見蜀主,力陳黃皓殄民誤國、奸巧專恣、操弄威權、結黨營私等罪狀,“皓奸巧專恣,將敗國家,請殺之。”
  劉禪果然為黃皓開脫,“皓趨走小臣耳,往董允切齒,吾常恨之,君何足介意!”
  姜維請殺黃皓,形同將朝中矛盾擺在臺上。
  其後,劉禪令黃皓親自向姜維請罪。
  將矛盾再度踢給黃皓與姜維。
  壹向沈穩的姜維,終於惶恐不安起來,他不是惶恐黃皓,而惶恐於劉禪對自己的態度。
  如此偏袒黃皓,以後危險的就是他。
  姜維郁悶而出,正遇秘書郎郤正,“大將軍禍不遠矣,大將軍若危,國家隨滅。”
  郤正跟姜維的處境很像,既不是荊州系,也不是益州士人,算是朝堂上少有的正直之人。
  姜維長嘆壹聲,“陛下不聽吾言,為之奈何?”
  “陛下意誌消沈,大將軍何必在成都與黃皓周旋?如今漢中門戶洞開,鐘會、楊崢虎視眈眈,大戰將起,正是大將軍效命之時,若能戰而勝之,或可延續國祚。”郤正說的是延續國祚,而不是恢復漢室。
  亦可見蜀國上下普遍悲觀。
  姜維拱手,“先生所言甚是。”
  遂離開成都,前往沓中屯田避禍。
  姜維壹走,黃皓更加肆無忌憚,無人能制。
  劉禪站在黃皓這壹邊,無疑是在釋放某種信號,依附之人更多,蜀國國勢日非。
  永安。
  令狐盛沒想到這麽快這麽輕易就得到了晉升。
  幾封阿諛奉承的信,兩人幾年的家當,送上去,就立即得了壹個中典軍,調入成都,正式成為黃皓的親信。
  現在的黃皓也正是用人之際,尤其需要會帶兵之人。
  蜀國軍制與魏國大致相同,置五軍。
  前、後、左、右相當於魏國外軍,中軍置軍師將軍、都護、監軍、護軍、典軍、參軍各壹人。
  中典軍算是禁軍中的高級將領,宿衛宮廷。
  離開之前,令狐盛宴請永安大大小小將吏。
  “多謝都督提拔!”令狐盛無比恭敬的向閻宇敬酒。
  沒有他的推舉,令狐盛也不可能走到黃皓面前。
  任何事情,只要找對了門路,爬上去也就順風順水。
  “子謙啊,進了成都,可要好生輔佐黃中常,為陛下盡忠啊。”閻宇並不是壹個很難相處之人。
  而且他還是壹個愛惜人才之人。
  太子舍人羅憲被貶為巴東太守,閻宇立即召他作自己的副手,獨領壹軍。
  “這是自然,都督與黃中常都是在下的恩公!”令狐盛這種場面見多了,應對起來遊刃有余,幾句話就把堂中的氣氛弄起來。
  不過唯壹格格不入之人正是羅憲。
  見令狐盛如此巴結黃皓,有些不屑。
  “盛敬羅太守。”令狐盛在練兵上壹向自負,自問永安城中無人能與自己相提並論,也正因為有這個本事,才會被閻宇重視。
  但羅憲到來之後,閻宇交給他的兩千弱卒,短短兩個月便有精銳之象。
  “令狐將軍多禮了。”羅憲還是很給令狐盛面子,畢竟同壹個屋檐下。
  “將軍之才十倍於吾,他日再會,定與將軍痛飲之!”令狐盛誠懇道。
  羅憲臉上的不屑神色盡去,放下酒樽,“令狐將軍謬贊,此去成都,定要為國事為重,扶保大漢江山。”
  令狐盛哈哈壹笑:“此亦為吾之夙願也!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