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禎十五年

韭菜東南生

歷史軍事

1642年,大明崇禎十五年壹月。 松山。 冬日的陽光冰冷的照射在山頂的皚皚白雪之上,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082章 遼南經略

崇禎十五年 by 韭菜東南生

2022-1-10 19:58

  ……
  “閣老,遼南經略極其關鍵,我以為非孫白谷不可,但聽陛下的意思,卻沒有打算調孫白谷入京,這究竟是何意啊?”
  軍議結束後,倪元璐跟在蔣德璟身後問。
  蔣德璟望著前方:“陛下心中怕是已經有了人選……”
  “誰?陳玉鉉嗎?”倪元璐道。
  陳奇瑜,字玉鉉。
  蔣德璟笑壹下,沒有回答,而是換了壹個話題:“戶部怎樣,錢糧籌集可能按時完成?”
  說到錢糧,倪元璐立刻憂愁了起來,嘆道:“這兩年我大明歲入雖然有所好轉,但府庫並不充盈,前年烏克尓河之戰,去年河套之戰,今年又要預備金州旅順之戰,只搬空府庫是不夠的,怕又得向中央錢莊求借了。”
  首輔蔣德璟沈思說道:“那也得借。金州旅順是關鍵之戰,只要取了金州旅順,建虜就再沒有精力顧及寧遠了,因此,無論如何也得將這些錢糧湊出來。”
  “是。但光借也是借不夠的。還要請閣老在陛下面前懇求,請陛下從內廷庫多撥付銀兩。”倪元璐求道。
  蔣德璟點頭:“我自會去說。陛下不是吝嗇之人,更有遠謀,估計戶部所缺的銀兩,他可能已經準備好了。”
  兩人壹邊說,壹邊遠去。
  ……
  而關於遼南經略的人選,內閣和軍機眾臣也分別都有推薦。在隆武帝明確表示,暫時不會動用孫傳庭之後,多數都以陳奇瑜為第壹。
  ……
  正月十六。
  李定國離開京師,正式前往喜峰口,赴任大寧總兵壹職,因為大寧城還在選址,修建還沒有提上日程,所以李定國暫駐喜峰口,除了出擊喀喇沁的五百精銳騎兵,兵部又調了五百新騎兵、壹千新步兵,加上墻子嶺原先的舊部,李定國可調遣的人馬,大大增加。
  不止如此,朝廷改原密雲巡撫楊蕙芳為大寧巡撫,和李定國文武繼續配合——不止配合李定國,楊蕙芳還有更艱巨的任務,那就是要在喜峰口之外,修建城池,開墾田地,遷移百姓,試行軍屯,將喜峰口之外的幾百裏之地,真正變成漢人聚居的土地,就如後世的承德、隆化、平泉等地。
  當然了,這不是壹日之功,需要十年二十年,甚至壹百年才能完成。
  李定國離京前,曾經覲見隆武帝,雙方又壹次深談,隆武帝除了勉勵李定國在喜峰口練出強兵,威懾蒙古,為收復遼東做準備之外,也就眼下的寧遠局勢,金州旅順的攻擊和守衛策略,詢問李定國的看法。
  ……
  翊坤宮。
  淑妃李湘雲正在托腮發呆。
  宮中壹年多,成為娘娘也三個月了。她時而歡喜,時而憂慮,最近幾天,腹中的小人兒越發的不安分,總是亂踹,她歡喜多了起來,開始憧憬小人兒的出生,但今日聽聞哥哥離京,她忍不住又憂慮了起來。
  過去她不是這樣的,怎麽懷孕之後,總是多愁善感呢?
  “這宮中真是煩悶的很,要是我也能去大寧衛就好了……”李湘雲悠悠嘆
  ……
  寧遠。
  沒有炮聲也沒有喊殺聲,只有雙方的軍旗在城上城下飄揚。
  城頭上,明軍緊張戒備,城頭下,建虜營帳在原野裏連綿不絕,如同是壹個個白色的小山丘,將寧遠城圍了壹個水泄不通。
  中軍大帳裏,多鐸皺著眉頭,正焦急的往來踱步。
  雖然攻下了中右所,但城中糧倉和武庫被燒成了壹片灰燼,氣惱之下,多鐸令人將“抗拒大清”的張國忠的屍體剁成了肉醬,扔到了護城溝裏,所幸在周邊的警戒城堡裏繳獲了壹些物資,不然他們真要竹籃打水壹場空了。
  而攻下中右所之後,多鐸率軍繼續向前,壹直推進到距離山海關不過壹百五十裏的前屯衛,方才停下了腳步——和中右所壹樣,前屯衛也是山海關連接寧遠的重要樞紐,但不同的是,在得到警報之後,前屯衛的守備已經得到了加強,山海關劉肇基連夜派出壹千援兵,趕在建虜大軍殺到之前,進入了前屯衛。
  見前屯衛堅固,守軍眾多,多鐸沒有強攻,而是圍住了前屯衛,耀武揚威,並且故意做出了防守懈怠的樣子……
  這中間,他壹直在等待後方的消息。
  但最後卻失望了。
  ——寧遠守軍龜縮於城內,絲毫沒有出城偷取他後路的打算。馬科懦夫,比吳三桂差遠了。
  見計劃失敗,多鐸只能選擇退兵——獵人者也是獵物,前屯衛距離山海關極近,是危險之地,他也不敢過於久留。
  沿途,建虜軍隊將所經區域,拉網式的清掃,能燒的燒,能毀的毀,總之是要報今年明軍渡海攻擊時的壹箭之仇。
  也就在撤軍途中,多鐸得到消息,說明國整理兵馬,八個總兵已經準備要出關救援了。
  同時的,更有明國三邊總督孫傳庭即將為薊遼總督,並且即將率領三萬秦兵北上的消息傳來。
  多鐸心中壹喜,啊哈,隆武小皇帝終究年輕,終究是沈不住氣,剛勝了兩場,就得意忘形,想要收復遼東了。
  但遼東可不是關內。
  來吧,看我大清勇士如何擊潰妳!
  多鐸原本就沒有撤退的意思,明軍即將大軍援救、孫傳庭為帥的消息,更是刺激激勵了他。於是他命令大軍將寧遠城團團包圍——因為知道寧遠城池堅固,守軍眾多,城頭更有紅夷大炮助守,所以他並沒有強攻,壹邊大張旗鼓,做出攻城的架勢,用氣勢勸降黎玉田和馬科,壹邊派人向盛京急傳書信,說明情況,請求十四哥再撥兵馬和糧草,如果明國小隊出關,他會擊敗之,如果是孫傳庭大軍趕到,則請十四哥率大軍支援。
  多鐸雄心勃勃的想,寧遠城,未必就不會是第二個錦州!
  不想多爾袞卻不同意,說大清兵馬連年出戰,已經疲憊,不宜大戰,遂發來嚴令,說拿下中右所,已經是有功,要多鐸立刻撤兵回沈陽。
  現在多鐸拿了命令,愁眉苦臉,不知道如何是好?
  但踱步考慮很久之後,多鐸還是咬牙站住腳步,狠狠說道:“哥哥瞻前顧後,想的太多。漢人說,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,既然帶兵出征了,就不能輕易回去!”
  ……
  多鐸抗拒多爾袞的命令,繼續圍困寧遠。
  也就在其間,大明京師有喜事傳出。
  李淑妃產下壹個皇子。
  隆武帝十分高興,設宴和群臣同樂。
  ……
  沈陽。
  得了多鐸的回信,多爾袞氣的臉色都青了,多鐸太狂妄了,連他的命令都敢違抗。於是,多爾袞下了壹封更加嚴厲的命令,然後交給蘇克薩哈:“妳親自去,告訴豫親王,如果不想再做我愛新覺羅的子孫,如果想要將我大清的基業,葬送在寧遠城下,那就不必回來了,否則,令他立刻搬師!”
  “嗻!”
  但這壹來壹去,就是二十天的時間,加上多鐸之前拖延的時間,等於三萬建虜兵馬在寧遠城下,足足多停留了四十天,等到蘇克薩哈趕到寧遠,將多爾袞的命令交於多鐸,多鐸不得不撤兵之時,已經是二月末,冰凍的關外大地漸漸消融,隆武四年的春天,踏著急促的腳步,從萬千原野,滾滾而來了。
  ……
  見建虜撤兵,黎玉田和馬科急忙向朝廷報捷。
  ……
  京師。
  聽聞多鐸退兵的消息,隆武帝微微可惜,看起來多爾袞的腦子還是很清楚的,他知道,“大清”已經沒有和大明對峙的本錢了,或許他們野戰還強大,或許錦州義州還能為他們提供大量的軍屯,但隨著大明內部流賊的平息,大明的兵馬和錢糧,已經可以全數用在遼東,大明不怕耗費錢糧,“大清”卻已經是耗不起,不止是因為從沈陽運輸糧草到寧遠不便,更因為他們的府庫已經空虛,已經支撐不起大軍在寧遠的長久支出了。壹個不慎就可能是大敗,因此,多爾袞不得不慎重。
  多鐸沒有能頂住多爾袞的嚴令,雖然不情願,但最後還是撤兵了。
  對大明來說,因為多爾袞的謹慎,迷惑之計沒有起到最好的效果,多鐸只不過是在寧遠城下停留了壹個多月,造成的糧草消耗和兵馬疲憊有限。
  不過,大明的目的卻也已經是達到了。
  原本,多鐸攻陷中右所,已經是有功,對建虜的軍心士氣有所提振,但因為他的固執和不滿足,三萬建虜白白地在寧遠城下受凍了兩個月,很多人凍傷,最後卻又灰溜溜地退走,這剛剛提起的軍心士氣,很快就又消泯於無形了。
  論起來,多鐸這壹趟出征毫無功績,只是白辛苦壹場。
  或者說,這就是壹場失敗,因為通過此戰,大明已經看到了建虜的虛弱。
  “陛下,建虜已經撤兵,對建虜的迷惑之策是否還要繼續?”
  “當然要繼續。我們要將建虜的註意力集中到錦州,令他們以為,我大明十萬將士,即將兵出山海關,攻取錦州,如此就可以為渡海攻擊的大軍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和機會!”
  ……
  三月初。
  大明隆武朝第二次科舉,在京師舉行,和上壹次壹樣,隆武帝親自主持最後的殿試,殿試試卷也和上壹次壹樣,增列數學和農業。
  望著緊張答卷的考生,朱慈烺眼有欣慰,經過三年的洗滌,數學和農業之學,已經漸漸為天下士子所接受,在四書五經之外,數學和農業也成為了讀書人從小的必學,反對的雜音雖然還存在,但比起三年前,已經是微弱很多了。
  而在《幾何原本》和《農政全書》之外,《泰西水法》《同文算指》《測量法義》《化學鑒原》等科學書籍也漸漸在民間在熱絡起來,因為有傳言,未來這些書籍都將成為殿試的題目。
  ——科學的萌芽,正在大明土地上漸漸茁壯,等時間到了,就會結出累累碩果。
  ……
  會試之後。
  京師武英殿。
  隆武帝朱慈烺召集軍機眾臣,對渡海攻擊,奪取金州旅順之戰,又壹次的進行秘密軍議。
  剛剛被隆武帝任命為領兵部侍郎、遼南經略的高鬥樞負責主講。
  ——對於隆武陛下沒有用前五省總督陳奇瑜,卻用只做過鄖陽巡撫的高鬥樞為遼南經略,朝堂中是有驚訝以及不同意見的,但隆武帝不多解釋,只以壹句軍機處需要陳愛卿主持就交代過去了。
  但明眼人卻能看出,高鬥樞雖然只是巡撫,且巡撫的是小城小地鄖陽,但他在鄖陽保衛戰中顯出的智謀和戰略,卻為陛下所器重,相反,陳奇瑜雖然五省總督,並有十幾股流賊驅趕、圍困,全部趕入車廂峽的大謀略、大統籌,但晚節不保,在大好形勢之下竟然利令智昏,輕易答應流賊歸順,放虎出籠,其大局觀、決斷觀,是有相當缺陷的。
  也就是說,陳奇瑜做參謀是極好的,但列土封疆,獨當壹面,為大軍的督撫,卻不能讓人放心。
  而渡海攻擊,不但要攻下金州和旅順,更要長期堅守,高鬥樞堅守鄖陽的經驗和決斷,正可以發揮。
  因此,陛下選擇了高鬥樞。
  而高鬥樞授令之後,即開始忙碌了起來,很快就制定了渡海攻取金州旅順,繼而堅守的計劃。
  今日高鬥樞首先講解的就是金州旅順的地形,以及建虜守軍布防情形。
  ——經過連續四年的騷擾,大明對金州旅順的守軍將領。以及海岸周邊的地形,已經是非常熟悉,加上高文采的密報,現在大明朝廷對建虜在遼南的兵力部署和守將情況,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。
  高鬥樞的聲音在殿中響起。
  “大明遼東都司,分為兩個大區,即遼東和遼西,遼東的中心為沈陽,遼西是廣寧。”
  “欲復遼東,必先復廣寧。”
  “要復廣寧,就必須先拿下遼南,壹來,削弱建虜實力,二來可以兩面夾擊,從西面和南面進攻廣寧,令建虜無法自暇。”
  “遼南指的就是復州以南的半島地帶。”
  “遼南三面環海,島嶼眾多,地勢險要,易守難攻,自我大明開國,就在這裏設置了旅順口、金州衛、復州衛、還有大大小小的十幾座的驛城,將其和沈陽聯為壹體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