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禎十五年

韭菜東南生

歷史軍事

1642年,大明崇禎十五年壹月。 松山。 冬日的陽光冰冷的照射在山頂的皚皚白雪之上,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157章 來去自如

崇禎十五年 by 韭菜東南生

2022-1-10 19:58

  大明破敗的財政危局,已經是逆轉,如浴火重生的涅盤,不久之後,必將綻放光芒。
  但朱慈烺依然不敢太高興。
  ——全民義務教育,醫療的普及,各地的基礎建設,治江治河,邊疆的開拓和穩定,新技術的研發和投入,每壹項的支出都將是龐大的、不可想象的天文數字,仍然需要大明朝廷連續不斷的投入。
  而在真金白銀的收入之外,朱慈烺更想達到的壹個目的其實是財稅公平。
  有錢人多交,沒錢人少交。財稅面前,人人平等。
  只有公平的制度,才能長久。
  不止財稅,其他事務也是如此。
  而要達成這壹點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  因此,改革的腳步不能停,也不敢停,不然就會前功盡棄。
  ……
  改革的紅利,需要十年二十年之後,才能看到巨大的收益,就眼下來說,大明朝廷依然要為大軍的糧草發愁。
  ——從前年開始,大明在遼東發起了戰略反攻,先取遼南,又取朝鮮,連續的勝利令建虜損兵折將,建虜疲憊的國力,雪上加霜,到現在已經是捉襟見肘了。
  錦州義州戰事危急,但多爾袞卻壹直都能隱忍,除了令科爾沁蒙古支援以外,盛京沒有壹兵壹卒發出,這其中,除了有對他哥哥阿濟格能力的信任,另壹個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盛京府庫空虛,已經是拿不出大軍出征的糧草了。
  但事物都是雙方面的,在疲憊建虜的同時,大明也損耗了不少的錢糧。
  現在,孫傳庭和阿濟格在義州對峙,復州有高鬥樞,松山有黎玉田,鎮江堡有周遇吉,大明同時在四個方位點,向建虜施壓壓力,每個地方都需要錢糧的支撐,每壹月都是壹筆不小的數目。
  ……
  收復遼東所需的兵馬,朱慈烺已經按部就班的布置在了京畿,從京營、孫傳庭的秦兵主力、到周遇吉黃得功吳三桂劉良佐虎大威李定國等壹幹悍將,只要發出號令,各部兵馬隨時都可以出關。
  現在最大的難題還是在錢糧。
  照軍機處的計劃,兵出山海關,克復遼東之戰,最少需要準備十五萬大軍,壹年的糧草和軍需。
  這可不是壹個小數目。
  雖然今年大明風調雨順,各地的夏糧和秋糧都獲得了豐收,不說湖廣,就是貧瘠的山西,今年也能有壹定的存糧。照戶部的命令,各省存糧的壹半,都要
  被征調到京師,但因為過往欠賬太多,府庫都是空的,即便這些錢糧最後都運到了京師,算盤打壹打,卻還是不夠十五萬大軍壹年的使用……
  壹場戰事的勝利,講究天時地利人和,但在這三者之外,錢糧的基礎更重要。
  如何更快、更有效率的籌集錢糧,是現在朱慈烺最優先的考慮。
  ……
  “陛下。”
  朱慈烺正在沈思,腳步聲響,秦方走了進來,小聲稟報:“錢謙益、孟兆祥、王家彥求見。”
  朱慈烺擡起頭:“讓他們進來吧。”
  錢謙益、孟兆祥、王家彥三人魚貫而入,向隆武帝行禮。
  原來他們是為鄭芝龍的案子而來。
  歷經半年,經過刑部兵部都察院的調查,福建按察使黃澍彈劾福建總兵鄭芝龍之事,已經是有了結果。
  最初,鄭芝龍還想要狡辯、抵賴,還秘密派人阻撓調查,不過最終,他還是服了軟,在刑部侍郎孟兆祥、兵部侍郎王家彥和調查禦史即將返回京師之前,他上疏請罪,說受了部下的蒙蔽,犯了失察之罪,並說要解甲歸田,以贖此罪。
  朱慈烺沒有直接處置,也沒有交給內閣,而是交給了都察院、兵部和刑部聯合處置。
  ——司法問題,不是內閣應該插手的,至於牽扯到的軍政,可以等到司法結果出來之後,再通過赦免的方式進行彌補和轉圜。
  今日,都察院錢謙益,兵部侍郎王家彥,已經升任刑部尚書的孟兆祥就是來匯報處理結果的。
  “證據確鑿,所涉壹千總,三百總都已經供認不諱。”
  “身為官師,假冒海盜,搶掠商船,罪行重大,依大明軍法,壹千總三百總,家產抄沒,斬首示眾,其他涉及人員,全部流放河套……”
  “鄭芝龍治軍不嚴,有失察之責。”
  “免去鄭芝龍福建總兵的職務,罰銀十萬兩,仍任福建水師提督。”
  孟兆祥匯報他們研議的結果。
  雖然沒有了福建總兵的頭銜,但卻保住了水師提督,朝廷也沒有繼續深查他教唆部下,搶掠商船之罪,對鄭芝龍來說,應該是可以接受的。
  至於十萬兩的罰銀,對他九牛壹毛,根本不值壹提。
  ……
  聽完之後,朱慈烺的目光看向錢謙益。
  他知道,在嚴刑之外,又不失恩惠,對鄭芝龍高拿輕放,這是錢謙益立主的結果。
  ——錢謙益為鄭芝龍次子的老師,和鄭芝龍關系親密,原本應該是回避的,官員中也多有此聲,但朱慈烺沒有理會,仍令錢謙益為審理的主官,今日看來,錢謙益還是領會到了他的心意。
  “知道了。”
  朱慈烺微微點頭,表示對判罰的認可。
  錢謙益微微松口氣,帶著孟兆祥和王家彥壹齊行禮。
  “督憲留步,朕有壹事和妳商議。”
  匯報完畢,三人要告退。朱慈烺卻喊住了錢謙益。
  督憲,左都禦史的尊稱。
  “是。”
  錢謙益眼神忍不住的流出了激動——被陛下留下獨議,這可是近臣才有的待遇啊。
  ……
  福建。
  泉州。
  鄭芝龍跪拜聽旨。
  宣旨的乃是福建巡撫張肯堂。
  鄭芝龍很平靜,他似乎早已經知道結果了,對於剝奪福建總兵,但保留水師,依然為水師提督的處置,他沒有歡喜,也沒有悲傷,但眼神中不經意的卻是透出壹股股地失落和不平……
  “臣領旨謝恩。”
  鄭芝龍叩謝,起身之後,接了聖旨,殷勤的向張肯堂表示感謝,說壹些痛悔的話。
  張肯堂卻比較冷淡,他在福建多年,對鄭芝龍已經是頗多了解,知道鄭芝龍狡詐多變,言不由衷,不可深交,在鄭芝龍被調查的事件中,他配合都察院和刑部,也是得罪了鄭芝龍,現在鄭芝龍表面上感謝,心中不知道恨成他什麽樣子了呢,因此公事公辦的客氣了兩句,叮囑鄭芝龍將十萬罰銀盡快交到布政使衙門,然後轉身就走了。
  送走張肯堂,鄭芝龍臉色漸漸鐵青起來,望著手中的聖旨,猛地壹跺腳,口中恨恨地說道:“黃澍,妳等著,總有壹天老子要剝妳的皮,抽妳的筋!”
  黃澍,福建按察使,若不是黃澍的彈劾,他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?只是現在正是風頭,他縱有再多的恨,也得暫時壓住,等過了這壹段時間,找尋機會,他是壹定不會放過黃澍的。
  ……
  “家主被責罰了。”
  “朝廷太無情了。”
  聽聞鄭芝龍被朝廷處罰,鄭家部將都趕了過來,聚在府門之前議論紛紛,為鄭芝龍抱不平。
  後堂。
  腳步聲響。
  鄭芝龍的兩個弟弟,鄭鴻逵和鄭芝豹壹前壹後的走了進來,鄭鴻逵表情還算平靜,鄭芝豹卻是滿臉憤恨,對朝廷的處置十分不滿,
  “哥,繼任福建總兵的人選,出來了。”鄭鴻逵走到鄭芝龍面前,小聲道。
  癱坐在椅子裏的鄭芝龍慢慢睜開眼睛:“是誰?”
  “副將周之藩。”鄭鴻逵回答,
  鄭芝龍聽完,微微松口氣:“果然是周之藩啊,那還行。”
  ——周之藩,字長屏,井研人。崇禎年間,官至福建參將,隆武二年,清軍攻入福建。八月二十七日,周之藩護衛隆武帝壹行到達汀州,追擊的清兵趕到,呼問誰是隆武?周之藩挺身呼曰:“吾乃大明皇帝也!”清兵亂箭射之,周之藩拔箭手殺數十人,後腦後中箭,墜馬被殺。
  周之藩雖然久在福建,但不是鄭家的人,不過和鄭家關系還算和睦,現在由他接替鄭芝龍,成為福建總兵,應該不致於為難鄭家的人,鄭芝龍也能微微放心。
  “哥,我鄭家為朝廷立了那麽多的汗毛功勞,福松還苦守旅順,只因為壹點小錯,朝廷就如此對待妳,實在令人心寒啊。”鄭芝豹憤憤不平的道。
  “慎言!”鄭鴻逵急忙制止:“小心隔壁有耳。”
  “這是在大哥的府中,就不信還能有朝廷的密探?”鄭芝豹道。
  鄭鴻逵卻是連連搖手,鄭芝龍也向他瞪眼,他這才悻悻然的不說了。
  ——這壹次搶掠商船之事,朝廷只所以能拿到證據,令鄭芝龍無法抵賴,並不是因為按察使黃澍,而是因為錦衣衛在福建的分司,這壹點,身在案中的鄭芝龍最有感覺,如果不是錦衣衛的密探早早在福建搜集好了證據,鐵證如山,他是不會低頭的,而證據的確實,也讓他心驚,他隱隱感覺自己身邊就有錦衣衛的密探。
  “哥,咱以後的事,還做不做啊?”沈默了壹會,鄭芝豹忍不住的問。
  鄭芝龍臉色陰沈的沒有回答。
  鄭鴻逵擡起頭,張張嘴,欲言又止,想要說什麽,但終究是沒有說出來……
  ……
  “朝廷用周之藩,就是在向他鄭芝龍表明,朝廷沒有繼續追究他的意思,希望他能明白朝廷的苦心,安安分分,不要再興風作浪啦。陛下對他鄭家,還是很愛護的。這個意思,妳壹定要向鄭芝龍講明。請他切不可再犯糊塗!”
  京師,錢謙益的宅邸。
  錢謙益親寫了壹封書信,令家人送往福建,親自交給鄭芝龍。
  家人拿了信,記住錢謙益所說,離開京師往福建去了。
  ……
  紫禁城。
  隆武帝朱慈烺正在和李淑妃壹起練劍,練的滿頭大汗,渾身舒暢。歇息下來的時候,在義州的戰事之外,他也不由想到了福建,想到了鄭芝龍。
  就這壹次刑部都察院的處置來說,已經是手下留情了,事後,他又令錢謙益私信撫慰,論起來,他對鄭芝龍已經是仁至義盡了,希望鄭芝龍能夠體察,從此安分守己,不要再生事端,破壞朝廷的海貿,不然縱使有鄭森的忠義,他對鄭芝龍也不能再縱放了。
  “陛下……”
  腳步聲急促,司禮監於海急匆匆的而來,手裏捧著軍報:“孫閣老急報。”
  ……
  草原的冬季比內陸地區來的更早,剛剛十月初,還沒有下雪,但就已經是北風呼嘯,寒風凜冽了。
  不知不覺,明清雙方已經在義州僵持兩個多月了,這兩個多月裏,雙方騎兵交鋒,小戰不斷,但正面的大戰壹次也沒有。
  阿濟格用盡各種辦法,但孫傳庭就是不出戰。而隨著時間的推移,阿濟格越發感覺到對手的難纏,到後來擔心為孫傳庭所乘,漸漸也謹慎起來。因此,進入十月之後,雙方的遊擊騷擾戰,漸漸少了起來,畢竟此時雙方首先要面對的,不是對面的敵人,而是漸漸寒冷的天氣。
  尤其建虜,他們已經三年沒有更換新棉衣了。
  ……
  清晨。
  阿濟格忽然被驚醒。
  “主子,主子~~”
  親衛班泰和護軍統領伊爾登站在他面前。班泰難掩興奮地說道:“明軍跑了……”
  阿濟格猛的跳起,套上靴子,披上大氅往外走。
  伊爾登和班泰急忙跟上。
  明軍大營還在,圍起的木柵欄依然豎立在原野裏,帳篷隱隱約約的還能看見壹些,但象征大軍的軍旗,卻是壹面也不見了……
  明軍靜然在壹夜之間,全部退走了!
  伊爾登派人探查,發現對面的明軍大營已經空的,除了殘存的壹些廢舊帳篷和四周的木柵欄,整個大營已經不見壹個活物。
  聽到消息,洪承疇也來了,他跟隨阿濟格壹起來到明軍營中,望著空蕩蕩的軍營,面無表情,心中卻道,孫白谷帶兵,是越來越精了,唉,時無英雄,使豎子成名啊。
  “昨晚值夜的是誰?”阿濟格暴跳如雷,眼睛裏噴湧著怒火。
  “是末將……”
  壹個漢軍旗將領連滾帶爬的閃了出來。
  “混蛋,妳怎麽值夜的?”
  阿濟格怒不可遏,上前壹步,狠狠壹腳將對方踹翻在地,然後揮手喝道:“這等無用的廢物,要妳作甚?推下去,斬了!”
  兩個甲士立刻撲上,按住那漢軍旗將領,往下拖。
  “王爺饒命,饒命啊~~”將領大叫。
  沒有人敢為他求情,明軍連夜撤退,他竟然毫無察覺,這樣的失職,非是死罪不可……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