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8章 第二次松錦之戰(二八)
崇禎十五年 by 韭菜東南生
2022-1-10 19:58
……
代善卻不意外,因為多爾袞所說,正是他心中所想,或者是,這是眼下唯壹可行的辦法了,他望著多爾袞:“不知何人留守?”
多爾袞淒然地說道:“戰局如此,我身為輔政王,罪責難逃,就由我留下斷後,請禮親王帶領我大清主力和青壯,盡速離開……”
“不!”
不等多爾袞說話,代善就斷然喝止:“妳是輔政王,大清的重擔都在妳的肩膀上,怎麽能由妳斷後呢!我今年已經是六十有八,算是半截入土的人了,壹生沒有為大清立下過什麽功績,只享受榮華和福貴,就這麽的去了,無顏見太祖和先帝啊,所以就由我來斷後吧。”
“二哥!”
“不要說了……”
代善面色堅定的嘆息:“九死壹生之事,就讓我這個老頭做吧,妳就不要和我爭了,妳還年輕,大清未來還要靠妳。”
多爾袞感動了——剛才那番話,他是有機心的,為的就是以退為進,逼代善斷後,但不想不用他逼,代善就主動請纓了,多爾袞有些慚愧,望著代善,整理甲胄,深深行禮。
——代善年輕時候少年輕狂,放蕩不羈,又或者利令智昏,做了很多的錯事,為努爾哈赤所不喜,失去太子之位,但年老之後,他卻性情大變,變的穩重,公正,壹直在努力的扮演調解者的角色,漸漸為人所尊重,即便是豪格,也對代善禮敬三分,多爾袞能成為輔政王,並持續把持朝綱,更多有他的臂助。
現在遇上危急,代善沒有躲避,以老邁之軀,毅然承擔起斷後的責任,不能不令多爾袞感動。
因為這壹次斷後,不是九死壹生,怕根本就是必死無疑。
代善坦然受了多爾袞的禮,然後說道:“現在整個中軍,在十壹萬人左右,其中精壯有三萬,分別被我安置在大軍的前後左右,除了留下正紅旗供我使用之外,其他的,妳全部都帶走。八旗中,腿腳利索的,都跟妳走,那些走不到的老弱,隨我留下,漢軍旗中,正紅旗鑲紅旗都已經殘了,兩個都統,金礪和吳守進現在又落在後方,生死不明,就由兩個副都統帶隊,隨我留下防守,漢軍正黃旗都統巴顏,跟我禮親王府有些關系,就令他帶著正黃旗漢軍,也留下助我,孔有德的重炮,肯定是帶不走了,也令他留下,至於其他各部將官、文臣,有用的工匠,所有能行走的騾馬,能帶走的,妳都帶走吧。”
多爾袞感動:“如此重擔,怎能讓二哥和正紅旗獨自承擔?我兩白旗……”
代善搖頭:“妳兩白旗也沒有多少人了,妳的擔子還重的很,用人的地方更是多,所以我就不留了。”見多爾袞還要阻止,他擺手:“軍情如火,不要再啰嗦了,事情就這麽定了。”
多爾袞默然了壹下,點頭:“好。”
代善看向身邊:“勒克德渾!”
“在!”
壹個穿著紅色甲胄,非常年輕的建虜親貴從旁邊閃了出來。
代善壹生生了八個兒子,但八個兒子或戰死、病死,又或者是早夭,到現在,已經是全數喪盡,壹個也是沒有了,代善在悲痛之余,只能將關愛的目光投向下壹代。
——愛新覺羅·勒克德渾,是代善三子薩哈璘的次子,今年剛二十歲,明達聰敏,通曉滿、漢、蒙古文,頗有謀略,因此得到代善的喜愛,被代善寄予厚望,未來他死之後,這正紅旗的旗主,就將屬於勒克德渾。
“妳帶兵壹千,隨輔政王壹起撤退吧……”代善道。
八個兒子都死了,代善不想讓自己最喜歡、最寄予厚望的孫子也死在這裏,他可以斷後,但孫子不行,因此要令勒克德渾離開。
“不!”
勒克德渾卻忽然跪下了:“瑪法,妳留下,我怎麽能走?孫子願隨妳壹起和明軍血戰!”
瑪法,滿語爺爺。
“不準!”
代善臉色壹沈:“這是軍令,容不得妳抗拒!”
“瑪法……”勒克德渾跪在地上哭。
代善上前踢他壹角,罵道:“哭什麽哭,妳就不能讓我省點心嗎?”
勒克德渾這才止住哭聲,但依然起不來。
代善轉對多爾袞:“老十四,正紅旗和勒克德渾就都交給妳了。”
——代善壹語雙關,不但要多爾袞衛護勒克德渾,正紅旗的重組和重啟,也交給多爾袞了。多爾袞明白代善的意思,重重抱拳,意思是二哥妳放心吧,我絕對不會辜負妳。
代善點頭,隨即又道:“還有壹件事。”
“二哥請說。”
“豪格雖然魯莽,但卻是壹員猛將,現在情勢這麽危急,或許……可以給他壹個機會,令他將功贖罪。”代善深深望著多爾袞。
多爾袞默然。
“漢人有句話,兄弟齊心,其利斷金,妳和豪格雖然不是兄弟,但他是妳的親侄,但是曉以大義,我相信,他還是能為大清做壹些事情的。”代善語重心長,又似乎帶著哀求。
多爾袞又默然了壹下,面對代善這個將死之人交代的後事,他終是點頭:“我記住了。”
代善臉上這才露出欣慰的表情,目光轉而看向大軍,肅然道:“軍情緊急,那就請輔政王,盡速離開吧!”
多爾袞再對代善深深壹禮,轉身上馬。
代善轉對身邊的親衛:“傳正紅旗牛錄以上的將官,全部來見,再,將本王的大纛,豎起來!”
……
不肯離開的勒克德渾被兩個白甲兵架著上了馬,而此時,行進中的建虜大軍已經是停了下來,隨即,號角鑼鼓不斷,火把點起更多,戰馬往來奔馳,調動不斷,整個大軍在暗夜裏喧鬧了起來。
“都聽了,土謝圖汗的騎兵,依然在騷擾我大軍,輔政王有令,八旗軍中,五十歲以下的,集合成隊,隨他去剿滅土謝圖汗!”
“其他原地不動,聽候禮親王的命令!”
面對忽然的命令,中下層的士兵並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?雖然覺得命令有些蹊蹺,追擊剿滅土謝圖汗,怎麽連青壯的步兵都調走了?但卻沒有人敢問,更沒有人敢不服從。
雖然戰事不利,雖然老弱眾多,但建虜上下的號令還是極其迅速的,只是極短的時間,多爾袞就帶著三萬青壯精銳連同八旗中的年輕子弟,加上眾多的隨軍文臣和重要工匠,壹共六萬余人,就急急離開了,剩下代善帶著五萬老弱,守在原地。
……
普通士兵不能自覺,但漢軍旗的壹些高級將官,卻是察覺到了情況不妙。
比如孔有德。
追擊剿滅土謝圖汗的假命令能迷惑普通士兵,但卻迷惑不了他,他深知情況危急,壹定是出了什麽大事,否則不會這麽調兵,於是急急去見多爾袞,想讓多爾袞帶上自己,但多爾袞卻拒絕了,只安慰他,天亮之後壹切都會好。
建虜軍紀森嚴,自己的家眷也都在盛京,孔有德不敢反抗,只能哭喪著臉,無可奈何的看著多爾袞離開。
但是,當回到自己隊中,望著部下那壹張張驚慌的臉,他卻是變了表情,惡狠狠地說道:“娘的,還想騙老子!”
“留下的都是老弱,明軍殺到,如何抵擋?豈不是必死無疑?”
“他不仁,我不義!”
“都他娘的去準備,如果情況不對,我們立刻就走!”
——孔有德的心中,沒有忠誠二字,他本身就是壹個人不為己、天誅地滅、毫無底線的主,老婆沒有了可以再娶,女兒沒有了可以再生,為了自己的性命,他可以拋棄壹切,連爹媽都可以出賣的。
……
幾乎就在多爾袞離開的同時,後方的暗夜裏,出現了追擊的火把。隨即,“噠噠噠噠~~”馬蹄滾滾之聲不絕,紮薩克圖騎兵,追到了。
而此時,遵照代善的命令,留守的五萬建虜,已經原地紮營,分片分地,設置防守,恭順王孔有德率兵負責防守西面,正紅旗固山額真葉塵為總援救,正紅旗的大小將官,攜帶代善的命令,望來奔馳督促,要各部堅守陣地,誰也不許後退。
代善的大纛豎了起來,他本人立馬大纛之下,環繞周邊點了無數的火把,將四周照的通亮,令臨近的建虜都能看到,大清禮親王正在親自督陣,即便是那些距離遠的建虜看不到他的本人,但也能看到如晝的火把光亮和他的大纛。
人在大纛在,決不後退。
代善的存在,令建虜八旗留下的那些老弱安心,對蒙漢八旗,也有安慰的作用。
“派人給紮薩克圖汗傳話,就說我大清沒有對不起他,望他不要違背長生天的意誌,於我大清為敵,那樣,長生天必然會降罪於他紮薩克圖部,即便死後,他和他的祖宗,也永遠不得安寧!”
代善道。
如果不是哲布尊丹巴被土謝圖汗卷走,現在說不得可以派哲布尊丹巴活佛當使者,但沒有重新來過的可能,代善要想穩住紮薩克圖,拖延時間,就只能派通曉蒙古語的文官。
……
正紅旗內大臣、娶妻蒙古的葉克書作為使者,去見紮薩克圖汗,但卻被拒見,紮薩克圖騎兵對著他就是壹陣亂箭,令他根本無法靠近,無法,葉克書只能將書信射了過去,隨即返回。
紮薩克圖騎兵沒有立刻進攻,而是在暗夜裏等待了很久,不是因為代善的書信,而是因為要等待更多的兵馬,半個時辰後,更多的兵馬趕到,原本照紮薩克圖的習慣,他們不會在暗夜裏發起進攻,最早也要等到明日淩晨了。
但梁以璋卻對紮薩克圖汗說道:“建虜騎兵已經全數為王師和紮薩克圖騎兵所殲滅,現在留下的只是中軍的老弱,其窮途末路,已經是驚弓之鳥,更倉惶在原野之中立陣,沒有壕溝,也沒有工事,正是壹鼓作氣,將他擊潰的好時機,這巨大的功勞,是上天送給汗王的呀。如果汗王猶豫不決,不能發起進攻,那這大功就會被其後趕到的王師騎兵奪取,到時,汗王無有壹功,只憑小小鰲拜的腦袋,何以面對我大明皇帝?”
紮薩克圖汗遂下定決心,馬不停蹄,對建虜大營展開攻擊。
紮薩克圖騎兵兵分三路,壹路正面騷擾牽制,另外兩路繞道側翼,呼哬著,揮舞馬刀,滾滾沖鋒。
建虜眾軍拼命抵抗。
壹時馬蹄滾滾,殺聲震天,爆炸不斷,十幾裏的原野,燃起熊熊火光。
就像梁以璋預料的那樣,雖然建虜原地紮營,設置防守,但時間太倉促了,寒夜冰冷,土石僵硬,根本無法挖掘,所以建虜唯壹能做的就是設置障礙,用馬車或者是拒馬樁壹類的物件簡單攔擋,同時,建虜山寨了大明的手炸雷,步兵營中存續有不少,可以用來阻止劄薩克圖騎兵的靠近。
此外,建虜另壹個倚仗就是孔有德的火炮,那些重型的紅夷大炮在暗夜中難以找尋目標,不好操作,但中小型的火炮,卻正可以在面對紮薩克圖騎兵之時,發揮威力。
最初,在紮薩克圖騎兵展開攻擊的時候,孔有德的確是往來督促,親自指揮,但很快的,他就意識到了情況的不妙,
——十幾裏的大營防線,要守衛的地方太多,再多的馬車、手炸雷和火炮也不夠用,在紮薩克圖騎兵忽東忽西的連續沖擊之下,各處風聲鶴唳,軍心極度惶恐,就在這時,壹陣激烈的戰鼓聲又在暗夜裏驟然響起。
“咚咚咚咚~~~”
“殺虜~~”
不同於紮薩克圖騎兵的號角沖鋒,這震人心魄的戰鼓聲和澎湃漢聲,令孔有德頓時就驚恐了起來。
他知道,大明騎兵也追到了。
“轟轟轟轟~~”
和明軍戰鼓和喊殺聲壹起響起的,還有明軍手炸雷的獨特聲音,不同於建虜的山寨,明軍手炸雷爆炸的聲音更響,威力也更大。
孔有德驚恐的想。
頂不住了,明軍騎兵之後還有步兵,這壹戰更無僥幸。
不能再猶豫了,必須立刻走。不然就會死在這裏,跟著老代善壹起進墳墓。
孔有德下定決心。
“走!”
孔有德身邊的老部下和親信,壹共壹千余人,早已經打好了包裹,做好了準備,聽他命令,立刻簇擁了他,急急就要走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