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天子

名劍山莊

歷史軍事

壹個八九歲的孩子,壹身白色孝衣,團團的在錦被下面,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。而臉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百零壹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

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

2021-4-25 19:22

  朱祁鎮早就聽過不少馬屁了,自以為可以過濾很多馬屁,但是而今讓壹個楊溥這個國家重臣,如此拍馬,也是有壹點熏熏之意。
  心中暗道:“我現在才知道了,為什麽大凡皇帝都喜歡三旨相公。”
  三旨相公,就是指北宋丞相王圭,他處理事務從來有三句口頭禪:“請聖旨,領聖旨,已得聖旨。”
  只是看似這三旨相公是無能之輩,但卻也不是誰都能當得了的。
  朱祁鎮心中暗道:“楊溥會是朕的三旨相公嗎?”
  楊溥也算是能屈能伸。
  他自然知道,他這樣的算計,有觸犯朱祁鎮的意思,讓朱祁鎮有些不悅,這個時候,自然拼命要在朱祁鎮面前刷好感。
  不要高估政治人物的底線,很多時候政治人物是沒有底線的。
  而今只需說幾句好話,就能奪得內閣首輔大權,楊溥決計滔滔不絕,如黃河之水。不過楊溥所言,雖然加大了粉飾,但是總體來說,楊溥對朱祁鎮親政以來,所作所為,還是比較認可的。
  不能說十全十美,但是決計在及格線之上。
  但是對壹個十幾歲的少年皇帝來說,這已經足夠了。
  甚至楊溥之所以下定決心,掀翻楊士奇,就是覺得在朱祁鎮的支持之下,他可以在最後的歲月裏,爆發出不壹樣的光芒。如果如同歷史上,正統寵信王振,天下大事皆決於王振,也不增補內閣。楊溥倒是熬死了楊士奇,但是又如何?
  不過,郁郁而終而已。
  楊溥如此直白的表態,朱祁鎮自然不能不安撫,說道:“先生過獎了,只是當今有幾件小事,朕不知道如此決斷在,卻不知道先生如何看?”
  楊溥立即說道:“陛下請講。”
  朱祁鎮說道:“大旱在即,但河北水利修建的速度,不合朕意——”
  楊溥說道:“陛下的意思臣知道了,臣立即會上奏,請陛下正式下詔,大修直隸水利,整頓戶部存銀,除卻正項開支之外,全部拔給直隸,海關銀不必上京,留天津即可。臣以舉國之力,修直隸水利,事關重大,於謙應當加大學士銜。”
  朱祁鎮頓時會意,這是楊溥對朱祁鎮保證。
  兩個保證,第壹個保證,就是楊溥會以大局為重,不會對楊士奇的黨羽趕盡殺絕的。另外壹個保證,就是不惜壹切代價,完成朱祁鎮意誌。
  也就是直隸水利中,五河三湖計劃。
  得到楊溥這個表態,朱祁鎮其實也很滿意了。但是他依舊不停的提條件,原因很簡單。
  朱祁鎮不相信楊溥會遵守約定,或者說不相信楊溥會壹直這麽聽話。
  而今是楊溥向要掀翻楊士奇對朱祁鎮妥協而已,但是楊溥不會壹直這麽妥協的。如果楊溥甘心當壹個三旨相公,他也不會斷然壹擊,掀翻了楊士奇。
  朱祁鎮說道:“門頭溝到京城的馳道,先生可曾知道?”
  楊溥嘴角微微壹抽搐,這件豈能不知道,說道:“臣知道。”
  朱祁鎮說道:“朕以為此路最為便捷,修到通州轉運糧食,再方便不過了,先生以為然否?”
  楊溥說道:“陛下有意,臣自然會讓滿朝文武同意,只是陛下,朝廷有多少錢,陛下也是知道的,而今直隸大興水利,府庫將竭,如果再大修馳道,臣以為萬萬不可。”
  朱祁鎮嘆息壹聲,說道:“朕知道了,到此為止。”
  有多少國力,就做多少事情。有些事情,不是楊溥同意就可以了。
  朱祁鎮說道:“妳就代朕擬旨吧,明發上喻,解釋楊士奇勞苦功高,乃天下之冠,其子不孝,與楊士奇無關,楊士奇之子,處罰國法,令刑部三法司會審,還天下清白,楊士奇給假三月,壹切待遇如故,朕殷切希望楊少師能盡早回內閣視事,為朕分憂,內閣之事,由次輔暫代,曹鼐暫代次輔之位。”
  楊士奇任由身邊的小太監,鋪紙磨墨,聽朱祁鎮的話,心中打草稿。
  朱祁鎮說的簡單,楊溥決計不能寫的簡單。
  既要聲情並茂,並突出楊士奇的功勞,又要寫出皇帝的殷切希望。
  雖然大家都知道,楊士奇這壹休假,大概是永遠沒有回內閣的時候,但是最後的體面還是有的。
  楊士奇接到這壹封聖旨之後,想來就會立即上書乞骸骨。想來朱祁鎮也不會準的。
  君臣之間,就要進入三次五次上書乞骸骨與挽回了。
  但是國家大事都到了楊溥手中了。
  至於朱祁鎮存的那壹點點小心思。
  楊溥也是明白的很。
  曹鼐乃是楊士奇的人。楊士奇壹去,楊士奇的勢力有相當壹部分散去。畢竟人走茶涼,政治派系這東西,其實沒有什麽絕對的忠誠,楊溥坐上了首輔之位,自然有辦法將楊士奇麾下的人拉過來不少。
  但是畢竟有壹些核心人士,卻是走不掉的。朱祁鎮擡高了曹鼐的位置,自然也讓曹鼐成為了楊士奇余黨的核心人物。
  用曹鼐牽制楊溥的意思,根本沒有遮掩。
  但是楊溥卻壹點不在意,因為這是題中應有之意。畢竟朝廷大權不可集中在壹人之手,就是楊士奇,也做不到這壹點。總要有人與他制衡。是誰並不重要。
  甚至楊溥還覺得曹鼐更好壹點。
  因為曹鼐資歷太淺了,楊溥並不覺得曹鼐能有什麽作為。
  楊溥閉目沈思片刻,然後壹揮而就,洋洋灑灑近千言,朱祁鎮看過之後,只覺得三楊的文筆,是他這壹輩子,別想匹敵的。
  朱祁鎮隨即讓人去用印。
  楊溥說道:“陛下,臣之前的建議——”
  朱祁鎮知道,就是楊溥所言的人事大調整,最少在六部之中要調整好幾個人。朱祁鎮已經意動了,但是這壹件事情,他卻不敢輕易決定。總要好好看看自己的夾帶之中,有什麽人。
  朱祁鎮說道:“此事容朕思量壹二,明日再議。先生先代朕宣旨安撫百官。”
  楊溥說道:“這是臣當做之事,只是陛下有些事情沒有壹個了解,下面的人反而不會安心。”
  朱祁鎮也明白,雖然這才壹天時間,但是從禦前會議上彈劾,發展到現在,已經有太多的人卷進來。
  雖然朱祁鎮已經表態將楊士奇拿下來了,楊溥代之。
  但是很多人的彈章就在乾清宮之中。
  怎麽說,為政之人,譽滿天下,謗滿天下,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  但凡做事的人,用放大鏡去看,總是能發現端倪了。再加上大明京官的俸祿不高,很多人難免有些人情往來。補貼家用。
  比如給人寫墓誌銘,為人提字作畫。
  這些畫作的實際價值,很難評估,硬要說的話。這裏面也未必有多幹凈,但是大家都習以為常了。
  而今雙方撕破臉,很多平日不檢點的事情,都上綱上線了,全部翻出來了。大白於天日之下。
  不管是因為什麽,朝廷總是要做處置的。
  而今今年大旱的局面幾乎已經成為定局了。這個時候,尤其不妳那個亂了陣腳。最好是快刀斬亂麻壹般,將事情給平息下來。
  只是朱祁鎮之前根本沒有想過這壹件事情,他之前可以想用楊士奇這壹套班子,壹直用到楊士奇去世的。
  而今倉促之間,朱祁鎮哪裏去找能夠代替的人手,又了解他們的品行。
  朱祁鎮說道:“朕知道了。明日定然給先生壹個交代。總要安百官之心。”
  楊溥這才告退。朱祁鎮等楊溥走之後,坐著椅子上揉揉眼睛,說道:“來人,將大明京官所有檔案都給朕拿出來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