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天子

名劍山莊

歷史軍事

壹個八九歲的孩子,壹身白色孝衣,團團的在錦被下面,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。而臉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百六十章 李秉的諫言

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

2021-4-25 19:22

  朱祁鎮決計不相信,這壹件事情是李秉壹個人的意思。他暗中揣摩,大抵是各有分工,就打仗壹般,有人主攻,有人牽制,有人跳反,有人假裝忠。
  多年歷練下來。
  朱祁鎮對這種事情高度敏感,甚至感到興奮的感覺。
  朱祁鎮知道這是不對的。
  無他,政爭要為政策實行服務,而不是相反,而且頻繁這種政爭,也不利於朝廷平穩。但是朱祁鎮皇帝職業病,有兩大特征,這兩大特征也算是壹而二,二而壹的。第壹個就是疑心病,他誰也不相信。從不相信任何人的話,他寧可自己分析。
  第二個,就是他對從政治層面打倒壹個人,打敗壹個人很有成就感,似乎充分詮釋了,什麽叫做與人鬥其樂無窮。
  這兩者加在壹起,他下意思有壹種,想將政治鬥爭無限擴大的沖動。
  不過,朱祁鎮的理智還是存在的。
  掌管別人的命運,掌控權力本身,固然是壹種讓人上癮的感覺。但是朱祁鎮更清楚要的是什麽?
  他要的不是權力,而是給天下壹個嶄新的世界。
  所以,他心中暗暗壓制這暴虐的沖動。
  朱祁鎮說道:“李卿過濾,這幾十萬兩內庫可以承擔,至於將來的事情,自然有將來的解決辦法。”
  李秉既然而今進言,就想過朱祁鎮會怎麽說。
  李秉說道:“陛下,臣以為不然。”
  “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,以天下供奉陛下,此乃天下大公,而陛下屢屢從內庫調撥銀兩用於公事,此誠陛下愛民之心,亦是朝廷百官之辱。”
  “不合祖宗之制。”
  “臣萬死,請陛下將少府置於戶部之下,如此天下之道,可以兩全。”
  朱祁鎮心中無喜無悲,根本沒有什麽憤怒,激動的沖動。
  如果剛剛登基的時候,朱祁鎮還會因為朝臣壹些言辭,或者百官之中壹些無恥,乃至突破底線的事情而生氣,憤怒,或者有種種情緒。
  但是而今朱祁鎮慢慢的根本消除了這種情緒。
  就好像壹個專業的運動員,在上場之前,會被對手的垃圾話而影響嗎?
  而做皇帝,朱祁鎮就是專業的。
  特別是在這種君臣對壘,壹日百戰的暗戰,到了這種劍拔弩張的時候,朱祁鎮更是要保持冷靜,不要被人牽著鼻子走。
  此刻朱祁鎮心中想到是:“這壹招不錯,壹下子將我至於兩難之地。”
  前文說過,朱祁鎮有拆分少府的準備。
  除卻當時的說法之外,朱祁鎮就知道,少府太過龐大,文臣看不過眼的。
  朱祁鎮不可能自外於大明國家機器,而統治天下的,所以不過是為了平衡,而是為了妥協。少府這種非常之態,都是難以持久的。
  而且對少府的微詞,從少府開始到而今,壹直沒有斷絕過,甚至少府賺錢越多,這種非議之聲也就越大。
  特別是少府這些年幾乎年年收入都在千萬兩以上,幾乎要超過戶部太倉銀庫的收入了。
  而這壹股財力,更是影響大明權力平衡的力量。
  李秉這壹番話,幾乎將反對新政與想要吞並少府的力量合二為壹了。
  果然,戶部尚書馬昂也出列說道:“陛下乃是大明之君,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濱莫非王臣。至於天下之大,無所不有。陛下之財,乃天下之民也。宮廷用度,有金花銀。陛下取少府銀千萬之數,又用於何處?”
  “臣以為少府當列為戶部之下,縱然不可,亦當為內閣之下。”
  “此正是陛下,取之於民,用之於民之真意。不至於讓陛下有與民爭利之嫌。”
  馬昂壹出。
  朱祁鎮目光不由的掃了劉定之壹眼。
  如果說李秉是劉定之的馬仔,或許有些絕對,畢竟李秉成長之中,劉定之的影響有限,但是馬昂就不壹樣了。
  戶部是劉定之的基本盤,馬昂能在戶部坐穩,說他不是劉定之的人,誰都不相信。
  不過,朱祁鎮看出來劉定之雖然面色平靜,但是眼神之中卻微微有惱怒之意。
  朱祁鎮心中也明了,這大概不是劉定之的意思。
  無他,劉定之即便對新政有不滿意的地方,他也不想沾,無他,他出聲反對的時候,就是他內閣首輔去職的時候。
  這也是劉定之苦惱之處。
  朱祁鎮將內閣與六部尚書看成重臣,自然有重臣的待遇,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他們之間與朱祁鎮距離是相對接近的。
  混到這個地步的大臣,即便是是某個人線上的,誰也沒有自己的想法了?
  就好像朱祁鎮對劉定之壹般。
  劉定之即便現在也算是朱祁鎮的嫡系,但是即便是嫡系就沒有別的心思了嗎?馬昂對劉定之來說也是壹樣的。
  馬昂不管是想出頭撈政治資本,還是想要擴大戶部利益,將少府納入戶部之下,戶部上下都能高興瘋了。
  朱祁鎮壹時間有些好笑。
  馬昂話裏話外,如果朱祁鎮不這樣做,少府的所作所為就是與民爭利了。
  朱祁鎮要怎麽應對?
  朱祁鎮眼睛壹轉,說道:“而今事情繁雜,大軍出征在即,還有天時不常,少府之事容後在議。”
  “營國公。”
  郭登說道:“臣在。”
  朱祁鎮說道:“壹千兩百萬兩軍費夠不夠?”
  郭登說道:“陛下,打仗的事情,錢總是不夠的?”
  朱祁鎮說道:“此事等西域大戰抵定在說吧。”
  朱祁鎮這壹句話,好像是給自己的解釋,又好像對其余大臣解釋,隨即朱祁鎮起身說道:“這壹件事情敲定了,各種耽擱的事情,就快去辦吧。”
  君臣之間最大不公平,那就是皇帝出招,不管是見招拆招,還是別的辦法,臣子們很難不去應對。
  但是皇帝卻能輕松的將臣子種種舉動,扔到壹邊。
  就好像朱祁鎮對劉定之當初的勸說壹般。
  不過,朱祁鎮也知道,之前能拖,而今已經不能拖了。
  朱祁鎮離開之後,對懷恩耳語幾句,就大步走了。
  朱祁鎮壹走,眾臣立即起身行禮,等朱祁鎮消失在他們視線之中,才起身。壹瞬間無數議論之聲響起。
  雖然每壹個都小聲耳語,似乎生怕別人聽見,但是無數人壹起說話,依然讓文華殿之中壹陣嗡嗡之聲。
  “咳咳咳。”懷恩站在龍椅壹側,清清嗓子,將這噪聲給壓了下去之後,說道:“陛下有令,宣吏部尚書李大人,到乾清宮奏對。”
  隨即懷恩來到李秉身邊,說道:“李大人,請吧。”
  朱祁鎮自然知道這壹件事情拖不得,只是在群臣面前,有些話不大好說,單獨召見的時候,才是過招的時候。
  李秉也意思到這壹點了。
  他面色變的嚴肅起來,他整理壹下衣冠,這才說道:“請公公引路。”
  不多時,懷恩將李秉引到乾清宮之中。
  朱祁鎮早就等著他了。他讓李秉落座之後,問道:“卿在吏部做的如何?各部各地考成如何?”
  考成法的推進吏部是主力。
  李秉在這上面也沒有少用心,這也是朱祁鎮為什麽選李秉當吏部尚書的原因。
  只是很多時候,壹個大臣贊成朱祁鎮某些事情,但卻未必全部贊同,就好像李秉壹般,在考成法推進的時候,不遺余力,但是在別的新法之上,卻轉變成了反對者。
  李秉立即說道:“陛下,去年各地考成都不錯,其中寧化縣李東陽,為天下各縣治行第壹,不能安堵百姓,剿滅了不少土匪。寧化壹縣,賴之得安。”
  朱祁鎮聽了,說道:“哦,是嗎?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