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稍候...关闭

明天子

名劍山莊

歷史軍事

壹個八九歲的孩子,壹身白色孝衣,團團的在錦被下面,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。而臉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

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

2021-4-25 19:22

  兩人聯名上奏,說明漠南蒙古的情況。卻讓朱祁鎮心中壹喜。
  並非他們帶來了好消息,恰恰相反,他們帶來的壞消息。
  這消息有多壞?
  從端木瑞的奏折之中,可以看出漠南蒙古的草原經濟,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。
  理解這壹點,還要把握漠北漠南的經濟總趨勢。
  可以說,從元朝滅亡之後。蒙古草原上失去了吸血的對象之後。整個草原經濟直線下降,再也沒有回頭的樣子。
  在元代漠北可以產量二十多萬石,這個數字或許還不如大明有些府的糧食產量,但是在漠北種出來,卻可以減少大量運費。
  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戰爭之後。
  漠南漠北的農業生產全部被摧毀。
  就好像沒有出現過壹般。
  其實在大寧,開平,乃至東勝等地,種糧食或許收成不高,但並非不可以的。但是從兩人的奏報之中。
  當地是沒有壹點農業基礎。
  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。朱祁鎮並不奇怪。
  但是下面的情況就讓朱祁鎮大吃壹驚了。
  在朱祁鎮的心中,草原的經濟支柱,不應該是畜牧業嗎?畢竟蒙古就是遊牧民族,這不是他們的老本行嗎?
  但是現在情況卻讓朱祁鎮大吃壹驚。
  兀良哈數萬人,但是牲口,包括馬,羊,牛,駝在數量上並不是太多的,甚至按照端木瑞的計算,今年冬天,如果不加以賑濟的話,就會相當大壹批人餓死。
  而端木瑞在開平,東勝也看過,情況相差不大。
  在端木瑞的觀察之中,漠南蒙古各部的食物來源,壹半來自於放牧,壹半來自於狩獵,兩者近乎五五開。
  朱祁鎮其實很喜歡狩獵,狩獵帶給人刺激,甚至要比打電子遊戲強。只是朱祁鎮親自狩獵,才知道狩獵其實是壹件產出比不多的事情。
  要知道,大部分原始人都是從狩獵采集開始的,然後演變成農耕遊牧等生產方式,不就是因為狩獵養活不了更多的人。
  壹個部落近壹半的人都要狩獵來養活,可見兀良哈三部的畜牧水平下降到了什麽的地步。
  甚至為了賑災,朱祁鎮從京倉之中,發壹大批糧食去漠南,這也是壹個很大的開支。
  壹直過的緊巴巴的朱祁鎮,此刻卻給很痛快。
  因為兀良哈三衛的情況,印證了朱祁鎮壹個猜測。而端木瑞從很多地方收集的消息,更暗示了壹點。
  那就是瓦刺經濟近乎破產了。
  沒錯,漠北草場不錯,但是漠南的草場何曾差了?
  兀良哈就弄成這個地步,瓦刺的情況又能比兀良哈好上多少?
  壹場場大戰,打得朱祁鎮咬牙切齒硬撐,難道瓦刺就有人山人海了嗎?
  現在證明並不是。
  瓦刺也先的處境,比朱祁鎮更慘。之前朱祁鎮看到錦衣衛報回來的情報,上面寫著整個秋季也先都在狩獵之中。
  朱祁鎮之前以為是也先整兵經武,準備報復。
  畢竟,對遊牧民族來說,圍獵本身就可以當成軍事訓練,但是而今看來,卻滿不是那壹回事。也先是為了解決瓦刺食物危機。
  如此壹來,瓦刺的虛弱,也就呈現在朱祁鎮的面前。甚至壹些之前朱祁鎮沒有註意的情報也被他壹壹列出來。
  那就是大明與瓦刺在同壹片天空之下。
  當大明遇見災情的時候,難道草原之上,就很太平嗎?
  只是蒙古對抗災情的方式,與大明不同。大明自然是竭力救災,寧肯掏空國庫,但是蒙古卻是願意殺死別人,爭奪剩留下來的食物。
  草原上在正統十四年之後,多次內亂。
  而今想想未必不是斷絕貿易,連年天災的激化了內部矛盾。
  朱祁鎮心中壹句冒了上來,那就是瓦刺可伐。
  之前別人所言,朱祁鎮心中卻是打了折扣了。他從來不敢完全相信壹個大臣。但是此刻他親自挖掘出來的,自然讓他更相信。
  僅僅是為了這個結論,朱祁鎮就願意付出很多糧食。
  朱祁鎮批閱道:“賑災糧立即發運,當以推行青貯為要。”隨即又看了看內閣給出的票擬。
  卻是兵部與戶部聯合運輸,沿著馳道出關,出關之後,有邊軍護送,大抵有二十萬石糧食。
  朱祁鎮想了想,在票擬上更改,道:“當懷遠人,示之以厚,將二十萬石糧食,改為三十萬石糧食。”
  朱祁鎮不是窮大方,河北產糧區的形成,給了朱祁鎮很大的幫助,最少在打仗的時候,朱祁鎮缺的主要是銀子,而不是糧食。
  所以抽調出三十萬石糧食,對京倉並沒有什麽壓力。他每年放出來的陳糧就不止三十萬石,唯壹讓人擔心的就是運輸。
  馳道只能通道邊關,還沒有空修到大寧。
  說不定運費要比運輸的糧食好多。
 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。
  朱祁鎮暗暗將用馳道聯系草原這壹件事情提上日程,不過這也是戰後的事情,畢竟戰事沒有結束之前,大明是沒有這個錢去修建馳道的。
  朱祁鎮又繼續翻下去,有些奏折,朱祁鎮根本不細看,大抵是請安的,判決的,還有請糧的。
  這些內閣都已經批過了。
  請安的,朱祁鎮有心思就寫壹兩句,沒有心思就點壹個紅點,表示看過了,只有判決的。朱祁鎮也不會去細看案情。
  並不是朱祁鎮不註重人命,而是所有死刑都歸朱祁鎮勾決,但是在送到乾清宮之前,這些案子不知道經過多少的手了。
  不敢說沒有冤枉的。即便冤枉的,也是上下勾結,天衣無縫。
  朱祁鎮僅僅靠壹點時間也看不出來的。
  而且朱祁鎮也不是官破案的,刑部有問題,要都察院做什麽?都察院有問題,要錦衣衛做什麽?錦衣衛有問題,要東廠做什麽?
  這些案子,這些部門都過了壹遍。
  朱祁鎮自然不會浪費時間了。
  不過很快,就有壹個讓朱祁鎮感到氣憤的奏疏,是廣西的來的。
  韓雍與柳溥之間相互攻擊。
  主要是關於大藤峽平亂的事情。
  柳溥上奏,要包圍圍困起來,然後派人招撫,或者令土司兵進山圍剿,總之他有壹句,千方百計隱瞞,沒有說出來的話。
  那就是他不想進山。
  至於韓雍的意思卻是說,廣西叛亂以久,賊寇有輕朝廷之心,以為在山中就是天塹,故而越發猖狂,橫行無忌,圍攻縣城。不用雷霆手段,不足以震懾宵小,故而當發大兵,征召土司,進山圍剿。
  說實話,朱祁鎮遠在北京,對廣西的情報,也是地方官員與錦衣衛的壹些情報。他們兩個人所言誰對誰錯,朱祁鎮也拿不準。
  但是,他氣憤兩件事情。
  韓雍已經總督兩廣了,柳溥就要聽令。
  其次,而今的局面不就是柳溥不敢進山造成的。
  這話可以從其他人的口中說出來,但是朱祁鎮不希望從柳溥的口中說出來。
  越發讓人懷疑,南方衛所已經成了什麽樣子。
  朱祁鎮在禦批訓斥柳溥,並令柳溥回京,讓田真代替柳溥鎮守廣西,令他聽韓雍號令。
  至於對韓雍的奏疏上,同樣是壹通訓斥,要讓他熟悉民情,專司剿匪。
  卻是朱祁鎮對韓雍搞不定柳溥不滿意,朱祁鎮自然也知道大明而今文武並立,有並駕齊驅之態。
  所以文武之間的矛盾也暗自滋生。
  柳溥與韓雍的矛盾,看上去是意見不合,但是背後到底有什麽卻不知道了。
  只是柳溥壹直不能剿滅,讓朱祁鎮失去了耐心,而且韓雍在江西賑災表現不錯,朱祁鎮也願意給他壹個機會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