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天子

名劍山莊

歷史軍事

壹個八九歲的孩子,壹身白色孝衣,團團的在錦被下面,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。而臉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十八章 棉布專賣

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

2021-4-25 19:24

  蘇州之富,固然震撼了王恕。
  不過王恕很快就從這種震撼之中恢復過來了。
  他立即開始了自己的工作。
  韓雍的政策,其實對零售的商品不嚴厲查處,而是對大宗貨物進行專項加稅。
  之前大明的商稅,是三十稅壹。
  但是想收上來也並不是太容易的事情。
  首先,在太祖皇帝這裏對於關於百姓日用的商品,是不許征稅的。
  其次,這種征稅也有問題。
  大明用來收稅的無非是兩種,壹種地方政府征收的鋪稅,可以理解為營業稅,但是數量並不是太大的。
  甚至很多時候,中央都不要。對於很多小縣城裏面,就好像是後世的小鎮子壹樣,滿打滿算才有幾個商鋪了。
  最大項就是各地的鈔關,也就是運河鈔關,與長江上的鈔關。
  這能夠每年給大明朝廷壹百多萬兩的賦稅。
  但是這也是有問題的。
  存在重復征收的問題,壹件貨物從江南到北京,就要過好幾個鈔關。而今因為運河的衰落,這賦稅也存在下降。
  無他,如果海運的話,只需從松江海關出壹次,天津海關進壹次,如果運輸壹些糧食作為壓艙石的話,甚至可以將這些糧食作為賦稅抵給天津海關。
  還有就是,很明顯這兩些鈔關收稅,只是在運河與長江兩條主要的交通線之上,其他很多地方,都沒有收稅的地方。
  宋代商稅征收之多,是因為宋代收稅的場務遍布天下。
  而大明並沒有這樣的條件。
  當然了,並不是說,除卻這些這些鈔關之外,就沒有其他收稅的關卡了。
  當然是有了。
  朱祁鎮登基之前,就有駙馬在北京城外收稅,但是所收的賦稅全部進入了自己的腰包,這可以說是敲詐拉索了。
  朱祁鎮也重重處置了。
  只是這僅僅是北京。
  在大明其他地方,這樣的事情就不存在了嗎?
  不,當然存在了。
  而且是大量的存在。
  在八十年代,新中國還有大量的車匪路霸。指望而今大明各地的宗族勢力,與地方勢力,都是溫良恭謙的小白兔可乎?
  這裏面層層敲詐,卻不會到了大明朝廷的手中。
  對於這樣的情況,朱祁鎮有意收拾,但也僅僅是有意而已。
  朱祁鎮想不想收拾這些人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雙方力量的對比。能不能收拾。
  朱祁鎮作為皇帝,自然是可以針對某壹個地方,某壹個家族,壹聲令下誅其九族,這絕對是沒有問題的。
  但是很多時候,殺人是不解決問題的。
  吏員改革之後,大明基層的行政能力大大加強,很多事情都有專門的人負責,這才清理地方的前提。
  僅僅是前提而已。
  朱祁鎮首先要解決的而今要面對的財政危機。
  能餵飽天下之間,壹百多萬軍隊與近壹百多萬官僚,才是朱祁鎮首先要做的事情。
  只有餵飽了這些人之後,才能做其他的事情。
  比如清理地方。
  這就為什麽韓雍選擇大宗貨物專賣,將大宗貨物專賣之後,針對每壹項大宗貨物制定壹個專門的稅率,而且用引稅制度,確保大宗貨物只繳納壹次賦稅就可以了。
  對於,很多小批量貨物可以逃稅。
  但是對於大批量運輸的貨物,根本不能逃稅。
  或者說逃稅的成本,未必比得上交稅的成本。
  而且從源頭征收,盡可能將所有大宗貨物都納入稅基之中吧,對於那些零零散散的貨物,就不用花費太多的精力了。
  畢竟這也是需要行政成本的。
  這些大宗貨物專賣之中,鹽鐵茶馬這四項,是最容易達成的。
  畢竟這本來都是在朝廷官制之中,甚至可以說,管制程度要比所謂的專賣要強大的多了。
  王恕在蘇州調查之後,在所有大宗貨物之中,他選擇的突破口,就是棉布與絲綢。
  因為這也是江南最大宗的貨物。
  所謂,江南衣被天下,並不是假的。
  而且這兩樣征稅的時候,最容易征稅的就是棉布。
  無他,絲綢的種類其實有很多種的。
  什麽絹、紗、綺、綾、羅、錦、緞、緙絲,等等。
  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高等貨色,就好是蜀錦壹樣,很多時候,壹寸蜀錦壹寸金之說,這說明了蜀錦的珍貴,但是江蘇所產的絲綢,有很多是不下於蜀錦。
  但是這樣的珍品反而不容易征稅。
  因為貨物量不大,很容易逃稅。
  只有中低等的絲綢,還有棉布才是最佳的征稅對象。
  王恕從各地海關與鈔關的征稅資料與各地其他少府,錦衣衛,東廠的各種資料之中匯總之後,最少王恕可以查看的棉布數量在於壹億匹上下。
  這還是大明官府對各種棉布不完全的統計,如果從源頭來算,這個數量還要翻上壹倍不止。
  而棉布每匹的價格,因為質量不同,在於三錢與五錢之中徘徊。
  也唯有這麽大的市場,才能讓棉布產業之中,有徐家這樣的大富豪迅速的崛起。
  王恕即便粗粗估算,哪怕每壹百匹棉布加銀壹兩。
  這也是壹百萬兩了。
  如果真做到毫無遺漏的征稅,單單這壹項,最少能為大明增加三百萬兩的賦稅。
  這是壹個多麽可怕的數字。
  誠然,而今的產業局面之中,棉布是大明最大的產業之壹,關系到山東,江蘇,浙江上下遊好些地方。
  但是並不說,其他各部產業就比不過棉布產業。
  從這個角度估算,如果能夠做到十幾種大宗貨物專賣的話,大明最少可以增收壹千多萬兩銀子。
  而且棉布生產是比絲綢更加集中話的。
  江蘇雖然產棉花,但是大明最大的棉花產地,還是在山東。山東棉花大量南運,這種生產資料更多控制在很多工廠主上,而絲綢很多是小農生產,當地的蠶繭,從養蠶到絲綢,壹條龍壹個女的都走了。
  總不能讓吏員深入每家每戶去征收壹點點賦稅,根本是得不償失的。
  而各種紡織廠卻是跑不了和尚跑不了廟。壹抓壹個準。壹家征收的稅銀就不少,如此也大大減少了行政成本。
  如此壹來,再加上之前的鹽稅海關稅等等,大明商業稅收就能遠遠的超過了農業稅收了。
  王恕理清思緒之後,就召來陳鉞,將這壹個想法說了出來。說道:“首輔要求大宗貨物專賣,但是此事不可輕動,我在江南這麽多天,決定以棉布專賣為試點。進可攻退也可守,剛剛開始,也不征收太多賦稅,就以太祖之制三十稅壹吧。”
  “陳大人,以為如何?”
  陳鉞自然不願意與王恕唱對臺戲,但是有些事情,他也必須提前與王恕說清楚了。他沈吟片刻,說道:“大人,其實各地織機並非不收稅,地方上已經按織機征稅,每壹張織機每年數錢不等,看形制而定,如此壹年可得銀數十萬兩,乃豐江蘇府庫。”
  “必須欲加稅棉布,此事不得不考慮。”
  王恕皺眉。
  這就是地方大員在很多事情上的權變之權。
  縱然王恕久任地方,之前才從湖廣巡撫上遷過來,但是湖廣與江蘇雖然都壹省,內部的情況就不壹樣了。
  有些湖廣有的稅種,江蘇是沒有的。
  有些江蘇沒有的稅種,湖廣是沒有的。
  而今也知道為什麽陳鉞能提出開辟江北棉田,甚至不用朝廷撥款的原因所在了。
  江蘇實在是富。
  王恕沈吟片刻,說道:“無妨,只要他們納引之後,從此過各地鈔關,就不用納稅,這也是壹大好處。”
  陳鉞聽了,也只能說道:“大人所言極是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