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當捕快那些年

三觀猶在

歷史軍事

青州府,三龍山。
最近黑風寨壹群好漢們苦不堪言。
自從兩年前,老寨主宋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百壹十壹章 探秘道

我當捕快那些年 by 三觀猶在

2023-11-13 22:38

  諸葛賢余執掌六扇門後,楊得水徹底成了邊緣人。
  在他當權的幾個月裏,他壹心鉆營,想把頭銜的代字取消,摟了不少錢,也花了不少錢,攀附了不少人,也得罪了不少人,總體算下來,還略虧。在代理總捕頭體驗卡到期後,什麽也沒有落下。
  論威望,比諸葛賢余差了不是壹條街,所以諸葛賢余回歸後,先前拉攏起來的所謂的同盟,瞬間分崩離析。論能力,他沒有壹線工作經歷,整個仕途軌跡都是在內務、卷宗等後臺提司,業務不熟練,根本不能服眾。
  七大衙司中,除了秦歌這個壹手提拔起來的心腹外,其余人根本不鳥他,他的命令也都是陰奉陽違。
  到底還是成了孤家寡人。
  來到南衙幾日,除了秦歌偶爾過來寒暄兩句,其余人都似乎將這裏當成了六扇門禁地,根本不會踏足這裏半步。
  更可惡的是,李北海每次看到他,都不正眼看他,仰著頭以壹種蔑視的眼神瞧他,鼻息中壹聲冷哼,讓楊得水覺得受到了奇恥大辱。早知如此,當初就應該把他給拿下來!
  他也不是沒有考慮過,有個副提司曾承諾給他十萬兩,想要李北海這個位子,可是當他去刑部那邊試探口風時,對方根本不予理會,這讓他懷疑,李北海的背後是不是有刑部的大佬站臺。
  如今的楊得水,心如死灰。
  想要逆風翻盤,沒有任何籌碼。
  不對,也不是完全沒有。
  楊得水擡頭看了壹眼那幅“懲惡揚善”的字,想到了墻後面那個暗道,心中不由激動起來。
  裏面到底有什麽東西?
  莫非諸葛賢余在其中藏了什麽見不得光的東西?
  也不對,這秘道自六扇門建立之初就存在,可是諸葛賢余根本沒有提到過,估計連諸葛賢余也不知道秘道的存在吧!再往前的話,應該是前前任總捕頭宋金剛時期的東西。
  楊得水對宋金剛的記憶比較模糊。
  那時的宋金剛是六扇門總捕頭,又是皇帝的親信,在京城中是高高在上的存在,每日裏拜訪的王公貴族、達官顯貴,絡繹不絕,而楊得水只是內務司的壹個刀筆吏,他連跟對方說話的資格都沒有。
  如果發現其中有什麽秘密的話,那豈不又是壹大功勞?
  楊得水有些小興奮。
  反正南衙門平時也沒什麽人,他幹脆將門反鎖上,找來鎬頭,在墻上砸出了壹個三尺大小的大洞,又找來了火折,提了壹盞油燈,準備下去壹探究竟。正要進去,又折身回來,取來了壹把匕首,藏在腰間防身,進去之後,從裏面將那幅畫擺正。
  秘道幽暗狹長,只能容壹人同行。
  下面是數十個臺階,常年不見光,秘道內有些潮濕,臺階的盡頭,地面忽然寬敞起來,三四尺寬,壹丈高,墻壁上掛著壹排排的燭臺,上面是羊脂蠟燭,楊得水點燃了蠟燭,漸漸地,楊得水適應了秘道中的光線。
  出乎意料,並沒有太大的異味。
  他擡頭看去,原來上面有些通風孔,連接到地面。
  沒有什麽機關,也沒有陣法,就是極普通的壹條道。
  只是相比較下,通往地下更深處。
  楊得水有些害怕,也有些興奮,好奇心驅使他向前摸索。
  他聽到了有人說話的聲音。
  聲音從頭頂上傳來,忽大忽小,有人在破口大罵,也有人嚎啕大哭。
  這聲音太熟悉了。
  估算了壹下位置,他現在應是在六扇門的大牢下面。
  楊得水沒有絲毫停留,繼續向前走去,秘道的似乎沒有盡頭,蜿蜒曲折,似乎前方有壹種奇異的力量,在驅動著他的好奇心。也不知走了多久,依舊沒有看到盡頭,按腳程估算,應該走出了兩三裏路,只是沒有任何參考,他也不知道來到了那裏。
  前方是壹個岔口。
  壹左壹右。
  這讓楊得水陷入兩難。
  往左?
  往右?
  還是原路返回?
  楊得水很快排除了第三個選擇,走了這麽遠,若沒什麽發現,他不甘心。
  設計如此隱秘、復雜的秘道,若是沒有挖掘出些有用的東西,那豈不白來壹趟?更何況,他現在已經無路可退,猶豫片刻,他從懷中取出壹枚銅錢,正面往左、反面往右,他往空中壹拋,落在了地上。
  字面。
  他毫不猶豫的選擇左邊。
  又走了三四裏路,路面變得泥濘濕滑,但是選擇了,那就壹路到底,時間已經過了半個時辰。
  沒人知道,這半個時辰中,楊得水經歷了什麽。
  恐懼、興奮、好奇,又伴隨著壹種刺激感。
  終於,地勢開始陡峭起來,他明顯感覺到有坡度,前方感覺到有呼呼聲音。
  是風聲!
  也就是到了盡頭!
  楊得水口幹舌燥,他有些興奮,繼續前行。
  忽然,前方有壹束光亮。
  楊得水小心翼翼的靠攏過去,秘道的盡頭,竟是壹口水井!
  剛才看都的光線,正是從井口照射進來。
  井水就在腳下,距離不過三尺,楊得水雙手掬水,大口飲了幾口,井水甘洌,心中的煩悶之意,頓時壹掃而光。
  擡頭望去,井深三四丈。
  時值正午,日頭正在上空。
  長時間的幽暗,讓他覺得有些刺眼。
  井口不大,只有三尺見方,井壁有些粗糙,近水壹端,長滿了苔蘚,有些濕滑。
  既然來到此處,又怎能不壹探究竟?
  可惜,楊得水沒有武功,無法像範小刀、趙行那樣飛檐走壁,縱身壹躍,三四丈高,他取出匕首,在石壁上鑿出壹個坑,後背頂著井壁,腳踩在坑上,勉強固定住身體,如此反復,又過了半個時辰,終於來到井口處。
  雖是深秋,壹番劇烈運動之後,楊得水已是汗流浹背。
  終於來到秘道盡頭!
  謎底即將揭曉!
  他大口的喘著氣,稍作歇息,小心的將頭探出井外。
  那種感覺,好像做賊。
  觸目所及,是壹個荒廢的院落,雜草叢生,遠處,壹片焦土,似乎是壹座燒焦的宅邸,四周是紅瓦紅墻,墻壁斑駁,似乎許久沒有人來過。院子裏有壹棵合抱的梧桐樹,上面已經燒焦,下面則叉生出壹棵棵的小梧桐樹,依附在半死梧桐下,綻放出旺盛的生命力。
  楊得水爬了出來,站在井口,大口的呼吸新鮮的空氣。
  北面傳來壹陣鐘聲。
  楊得水順聲望去,只看到壹座小山,上面壹座亭子,有個道士正在敲鐘。
  這麽大的院子,應該是某個富貴人家的府邸,如今荒廢下來。
  他在京城這麽久,對京城內的景致,早已爛熟於心,怎麽不知道有這麽個地方?遠處角落中,他看到壹塊破舊的牌匾,湊過去,上面的字早已風化腐蝕,依稀辨到“棲”、“閣”二字。
  棲什麽閣?
  這名字,起的倒是雅致。
  等等,楊得水似乎意識到了什麽,整個人如被定住了身體。
  棲鳳閣?
  遠處那座亭子,不正是萬壽亭嗎?
  這裏是……皇宮!
  他再向四周望去,整個人都變得麻木起來!
  我是誰,我在哪裏?
  楊得水的腦袋,已經轉不動了。
  誰能想到,守衛森嚴的皇宮,與幾裏外的六扇門之間,竟然有壹條秘道!
  遠處,傳來壹個尖銳的叫喊聲,“妳們幾個,壹個個都手腳利索點,過幾日,陛下要來這裏祭奠,趕緊把這裏收拾幹凈,但凡有什麽差池,妳我的腦袋都要落地!”
  楊得水心中冰冷。
  他壹個六扇門的副總捕頭,此刻出現在了皇宮之中,若是被人發現,十個腦袋也不夠砍得啊!
  腳步聲由遠及近。
  楊得水想也不想,縱身壹躍,跳入井中!
  噗通!
  “什麽聲音?”那聲音尖銳的太監聞聲來到了院中,四下查探壹番,嘀咕壹聲,“奇怪,見了鬼了!”
  楊得水在井水中泡著,壹動不動,待聲音遠去,他趕緊爬回了秘道。
  不顧身上冰冷,原路返了回去。
  回到岔口處,楊得水本想直接回去,可是,既然來都來了,連皇宮都進去過,還有什麽是不能進的?他略壹思索,便向另壹條岔走去。不過,這條路並不長,走了幾十丈,便到了盡頭。
  盡頭是壹處密室。
  楊得水推開密室,點著了墻上的蠟燭。
  整個屋中的布局,映入眼簾。
  密室兩丈大小,裏面布滿了蛛絲。
  石床、石桌、石凳,十分簡陋。
  石床之上,還有些被褥,只是年代已久,加之潮濕,早已腐爛。
  石桌上,放著壹個包裹。
  包裹以油氈紙包著,可以防潮防蟲,也不知道裏面是什麽東西。
  壹種莫名的興奮,刺激著楊得水的神經,就如壹群強盜在沙漠中廝殺之後,終於找到了寶藏壹般。鬼使神差之下,楊得水打開了包裹,裏面是壹本厚厚的卷宗。
  楊得水拿著油燈,湊到卷宗前觀瞧。
  只看到了六個大字:“棲鳳閣案始末。”
  果然,這是宋金剛留下的東西。
  當年棲鳳閣案,曾轟動壹時。
  皇帝陛下遇刺,從此搬到西苑,潛心修道。
  長樂貴妃受忌,被打落冷宮,幾個月後郁郁而終。
  壹千禁軍,要麽被調,要麽被殺,慘淡收場。
  而前任總捕頭宋金剛,被打入詔獄,更有三個月後,夜闖皇宮,血洗京城,帶走了小皇子。
  那時楊得水人微言輕,連吃瓜的資格都欠奉。
  而這個案子,在事發後不久,很快就平息下來,倒是野史傳聞,有不少版本,如今,這個案子的真相,就在眼前這本卷宗之中,楊得水又如何不激動?他想打開卷宗,可是長期的亢奮,讓他根本靜不下心來。
  吧嗒!
  壹封書信,從卷宗掉落。
  上面寫著兩行字。
  “小刀親啟。”
  “義父宋金剛留書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